朱棣看着天幕,完全的愣住了。
他已经是震惊了。
“难道,这天幕真的能够通晓古今,不仅仅是我爹,竟然连朕的计划和打算都能够知道的。”
此时的一旁的朱瞻基也是点了点头。
“是啊,爷爷,您看,这里面说的正是郑和带领船队航海之事。”
“嗯,爷爷也看到了,这个郑和,朕还真的没有看错他,让他去带领船队出海,果真是一个正确的绝对。回头,朕要好好的给他奖赏。”
朱棣也是欣慰的点了点头,他没有想到,连自己派遣郑和出海的事情都能够被记下来。
不过,朱棣的确是没有想到,这个天幕竟然连还有没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都是能够预测出来的吗?
不过仔细想一想,谁的倒是也真的没错。
郑和这个人,确实是可用的。
不过,之前的诸多事情,都会有与之相对的,截然相反的说法。
难道这下西洋里面也是有什么阴谋的?
朱棣没有多想,至少现在看来,这左边的天幕还没有说出什么让不安的话。
只要是不去瞎说,朱棣还是很乐意去看一看这个天幕的。
毕竟,这可是后世对自己的评价啊。
最关键的是,朱棣注意到了,天幕所展现的内容里,有一句话,让他十分的喜欢。
郑和下西洋,宣扬了大明的国威。
这绝对是后世称赞自己的一件大好事!
朱棣想了想,对着海外各国宣扬国威,好像在整个华夏历史上,都是没有过的事情。
之前的秦汉唐宋,最多的也就是大唐时期,各国来朝。
虽然算是比较威武了,但是和自己的这个,对着海外各国宣扬自己大明国威,实在是有很大差别。
单单是听起来,就已经让朱棣十分的欣慰了。
朱棣都是继续畅想下去了。
他好像都是有些飘了。
直到一旁的朱高煦嘴贱的问道。
“我说陛下,您看这天幕上所说的,好像这郑和下西洋,也给咱们大明,带来了不小的经济负担啊。”
朱高煦附身作声到。
他明显是抓住了天幕里面负面的一点,在旁敲侧击自己的老爹。
听到这话,朱棣立刻缓过昧来。
朱棣也是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随即眼一横,对着朱高煦喝到。
“你这小子,倒是就知道挑你爹的理了,难道我派遣郑和下海,还成了不是了?你的意思,这皇位给你,你就能把大明治理的井井有条,比你大哥,比你爹还要好了?”
朱高煦感受到自己的老爹的眼神,立刻是吓得冷汗直流,赶紧跳过这个话题。
“啊,不是不是,我当然是辅佐我大哥的了。我哪里能和您相比呢。”
在这个事情继续纠缠,自己可能还会挨巴掌。
朱高煦眼珠一转,紧接着补充道。
“爹啊,大哥,你们看。这天幕上所写的,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是从咱们永乐朝一直到下朝的!叫什么……‘宣德’?”
说到这里,朱棣也是注意到了这一点。
朱棣的心中,也是多多少少有些触动了。
他也是一手扶额,感慨到。
“是啊,这么说来,这下海之事,应该是一件不小的工程,还会持续很久啊。”
朱棣不禁是有些感慨的说道。
可能在他死后,还会继续这样的航海事业。
不过这却不是朱高煦想要听到的。
“爹,儿臣的意思是说,这宣德皇帝,应该不是大哥的年号吧?”
朱高煦抬眉,眼睛里面充满了对于答案的渴望。
他打听过,朱高炽这个大哥,好像从来没有把“宣德”当做年号的打算。
而要是他朱高煦,取年号叫做“宣德”,好像也不是不行啊!
老大那样的唯唯诺诺,怎么能够宣扬永乐之德!
只有自己这个常年带兵打仗,有帝王之风的朱高煦,才能“宣德”。
朱高煦打着自己的算盘,有点想入非非了。
他已经是高兴的眼睛都要直了。
好像现在的他已经可以坐上龙椅了。
不过朱棣的重重一声,打破了朱高煦的幻想。
“老二啊,你在盘算什么呢?你毕竟是老二,咱这年号啊,一般呢,都是由皇帝自行决定,或者由礼部建议,皇帝挑选,你大哥没把准备的年号放出消息,不代表他以后不能自取啊。”
听罢,朱高煦几乎是要碎掉了。
这对于他来说,已经是晴天霹雳了。
见状,朱棣也是不禁微微一笑。
“况且,你怎么知道这个宣德皇帝,就一定是在我之后的,就不能是后世之君吗?”
说着,朱棣看向了朱瞻基。
这个自己的好圣孙。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来源4:http://b.faloo.com/1445850_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