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小时候,母亲带小秋和哥哥去姥姥家,姥爷在村外看到了,就欢喜地上前接,还在小卖部里给兄妹俩买糖吃,姥爷是很看重他兄妹的,就象父亲很看重表兄表姐们一般,可如今,自己长大了,姥爷也老了也病倒了,自己想让老人欢喜想让老人心头感到温暖是没错的,只是自己更应该买点老人能吃的食物带来.姥爷是一个有寿却没福的人,一生清苦,没享过什么福,二舅也一直没娶到媳妇,这也是姥爷一生的心病,好在大舅倒是有儿有女,对姥爷倒是一个安慰,只是表兄呢却不争气,虽然小有才气,却是不往正道上使,和邻村的姑娘眉来眼去倒是娴熟得很,并使邻村的一个姑娘作了小秋表嫂并生下一群丫头,到了最后才生下一个男孩来,时常被使唤着给姥爷送饭倒水的就是他家的四丫头.
当小秋正陪着母亲看着姥爷伤感时,表兄却领进一个和小秋年纪相仿的年轻人来,原来是母亲同族姐姐的儿子来给姥爷拜年来了,小秋小时候爱喊他母亲“雪姨”,小秋母亲忙站起来招呼他.这位年轻人也很恭敬地向母亲拜年并问好,然后走到姥爷睡铺前就要跪下磕头行拜年大礼,被母亲和表兄拉住了,说人来了心意已到了,就不必再行大礼了,那样会折煞他老人家.又寒暄了几句这年轻人就向外走,说是还有几家的姥爷和舅舅家没拜到,临走时有意无意地瞅了一眼躲在一边的小秋.
对于这位远亲表兄,小秋还是有印象的,当然只是些童年印象了:小时候去姥姥家走亲戚,有时会碰上他母亲带着他也在,一起长大玩大的老姐妹们见了面自是亲热寒暄,小孩子们就在一边玩耍,一边听大人们说话.小秋记得小时候的他长得很好看:圆圆的大脑袋上长着一双漂亮的大眼睛,这双漂亮的大眼睛好像蒙着一层轻雾,迷离而朦胧,内向的小女孩儿一般,大人们喊他叫“卫东”.小时候小秋虽也曾和他碰过几次面,但并没在一起玩过,那时小秋爱跟着聪明活泼的二表姐满村儿地跑,十几年过去,如今虽已都长大成人,但相貌还留有儿时的影子,一看到那双大眼睛小秋就想起了他是雪姨的儿子.
没想到元宵节后从姥姥家归来的母亲却捎回一个让小秋怎么也想不到的消息:这个男孩的母亲竟也就是雪姨竟托大舅父向小秋母亲!母亲向父亲说起此事,父亲说这事儿你娘俩看着办,于是母亲就和小秋说.
小秋对卫东这年轻人没太多的好感,但也没什么恶感,又想自己是个农村姑娘,虽读过几年书怕也逃不脱依然沦为农民的宿命,城里年轻人玩的自由恋爱怕与自己无缘,因为:自己是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传统观念比较强的人,偏偏又读了那么多的书,是羞于向自己喜欢的男孩表白的,就是能勉强抛开农村女孩所固有的羞怯敢于表白,可现实中也难遇到想象中的潇洒儒雅风流倜傥重情重义的好男孩,遇到了也未必有缘,就是以后遇到了也有缘了,怕自己也满脸皱纹成了老姑娘了,再者,这位表兄是舅父作媒是亲上作亲,对他又没有太大的反感,不如就答允了这桩婚事吧,也可以减了自己心头的压力―――自己也都二十四岁了,村中同龄的女孩都已嫁人生子了.于是小秋就向母亲说,也行,定就定了吧,然后就由母亲负责一切事宜,小秋自己倒像个毫不相干的局外人,一点也不把此事放在心上.
人生嘛,恋爱可以不谈,但婚不能不结,否则就是别人眼中的怪人了,女人结婚嘛,大多都是为了给自己的肉体找个寄宿处,真心的恋爱,却是在为自己的灵魂寻找宿主,如果能嫁个自己喜欢的男子,那自然是肉体和灵魂统一了宿主,这是千百年来所有女人的最大的心愿,但又有多少人能有如此福分?
于是晓线母亲把这边的意思知会了那边,那位表姨妈就抽了个日子送来一个红布包裹和五百元钱当作初次的聘礼.当小秋和母亲打开包裹看时,也只是一些平常的布料和几套很平常的衣服,衣服中竟有一件看起来半旧的,像已被穿过似的.小秋心里就有点不乐意,这么微薄的聘礼像是敷衍,丝毫体现不出对方的尊重和重视的态度,难道自己是嫁不出去的傻丑妞,让他家来捡漏的?!看母亲脸上的表情,也是不悦,于是就和母亲说,这事儿就暂且放这吧,成与不成看他家以后的表现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来源4:http://b.faloo.com/425149_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