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朕提前三年穿越了

第一章 德器夙成,伦序当立【求鲜..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公元1521年!

即明朝正德十六年。

春!

年仅三十一岁的大明正德皇帝朱厚照,驾崩!

紫禁城一片肃穆!

乾清宫内,更是哭声震天!

“启奏太后!”

“微臣斗胆进言!”

“陛下驾崩,乃大明之大不幸,天下之大不幸!”

“但国不可一日无君啊!”

些许,一个声音让哭声戛然而止。

正是内阁首辅杨廷和。

附和声随之而起。

哭,不过是走个形式。

就连大家聚集于此,都只是走个形式。

“杨阁老所言在理!”

“奈何陛下福薄,未能留下子嗣!”

“就连遗诏都没来得及立下!”

端坐于上的张太后轻抹眼泪。

“臣请太后,可遵循《皇明祖训》,兄终弟及!”

“兴献王长子朱厚熜,伦序当立!”

“新君入京之前,可由太后代为监国!”

杨廷和再进言。

“臣,附议!”

话音刚落,一人随之高呼。

正是英国公张仑。

大明武将魁首。

“臣等附议!”

大殿里又是一片附和之声。

但心中无不明白。

这些应该是杨阁老、张国公和张太后他们早就商量好的。

眼下请奏来请奏去,不过是朝堂游戏罢了。

只是感慨。

杨阁老真不是一般的贪权。

本就大权在握。

皇权更迭,新君更是不得不依仗。

他老人家竟然还要贪这拥立首功。

实际上,这个拥立之功,不过是举手之功。

完全可以给其他人的。

陛下无子嗣,按照朱元璋留下的规矩,兄终弟及。

理应由他兄弟来继位。

但是也无兄弟。

那只能往上捋,从先帝弘治皇帝开始论。

选弘治皇帝的兄弟来继位。

论资排辈,该是兴王朱祐杬。

可兴王已是兴献王,也就是死了。

那就该是他儿子朱厚熜来继承大统。

何来拥立之功?

无非是为了接下来更好的拿捏新君。

若非他老人家请立。

朱厚熜一个乡野藩王世子,想要顺利继位,怕没这么容易吧?

这杨廷和,真要成大明的无冕之王了。

“也只能如此了!”

“只是哀家一介后宫妇人!”

“恐难当此大任!”

张太后继续抹泪。

“还请太后以江山社稷为重!”

杨廷和与张仑等人又是一番煞有其事。

“那哀家就试着!”

“暂时扛起这祖宗基业吧!”

“还望众卿多多辅助!”

张太后“勉为其难”的答应了。

“臣等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群臣高呼。

心中皆有数。

大明后宫不得干政。

眼下无非是要立新君,需要皇权代表来走个过场。

所以才让张太后监国。

实际上朝廷大事,依然是杨阁老说了算。

当然,于张太后而言。

也是难得的一次“大权在握”了。

“杨阁老!”

“哀家命你总揽朝政,迎立新帝!”

“还望莫要推辞!”

果不其然,张太后接受“劝谏”之后。

当即看向杨廷和。

“微臣惶恐!”

“微臣已行近朽木!”

“恐难胜任……”

开始轮到杨廷和装腔作势了。

“还望杨阁老莫要推辞!”

“大明现在需要您啊!”

“除了您,无人能撑起大局!”

……

群臣配合演出。

只是,杨廷和贪权之甚。

超出了大家的想象。

总揽朝政……

不用张太后给这个名分,也是他大权独揽。

还非要名正言顺一把!

看来并非是大明要进入杨廷和时代那么简单啊!

杨廷和怕是要走上大明权臣之最。

“那老夫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臣请太后!”

“拟立陛下遗诏,统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b.faloo.com/1011008_1.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feil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