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昭告天下,以定朝野民心!”
杨廷和也假意谦虚一番,然后就开始安排事情了。
“臣等附议!”
群臣继续当应声虫。
虽是心中震撼。
请立遗诏?!
正德没留下遗诏,重臣与太后代劳一下,倒也没什么。
但这种事,他们静悄悄做完就行了。
当庭请立。
权臣之有恃无恐,彰显无遗。
与此相比,拟定遗诏之后,立马昭告天下,就更显权臣之态了。
一般来说,要等新帝进京之后,再昭告天下。
以防有变!
杨廷和眼下这么做。
显然是料定,能轻松拿捏住新帝。
也是在向朝野上下彰显这一点。
不过大家还是照样附和啊!
一来,杨廷和权势越大,文官越是大明之主。
再者,谁敢说个不妥?
“准!”
张太后当即应声。
“臣再请太后!”
“由司礼监秉笔谷大用,大学士梁储,定国公徐光祚,驸马都尉崔元,礼部尚书毛澄!”
“即刻率人前往安陆,迎兴献王世子入京!”
杨廷和再拱手。
“臣等附议!”
应声虫们又是齐声跟上。
心中无不赞叹。
杨阁老不但贪权,手段也是一绝。
这一安排,可谓老道。
已经拿下拥立首功了,迎驾之功就分给其他人了。
且是不光给了文官,其它阵营也有一杯羹。
谷大用乃宦官阵营,徐光祚是武将,崔元则是皇家后院。
而之所以给他们,而非宦官、武将和皇家一把手。
也就是司礼监掌印张永,英国公张仑,以及张太后的两个弟弟。
则是抬他们一手。
迎驾新君,手下人去就行了,无需他们亲自出马。
就像他不会亲自去,而是让内阁次辅梁储和礼部尚书毛澄去一样。
旨在让朝野和新君明白。
他才是大明至高。
新帝入京继位,得找他拜山头,而非他去迎驾。
“准!”
张太后依然是想都没想,就直接同意了。
“臣等定不负太后和杨阁老重托!”
谷大用和梁储他们齐齐出列,高声领命。
无不是喜滋滋!
迎驾拥立之功到手。
倒不是觉得新帝会记着他们。
朱厚熜这个乡野藩王入京继位,绝对会被杨廷和玩的死死的。
能给他们多大好处?
而是得到了杨廷和的重用,有了拥立之功。
回头杨阁老拿这个出来说事,他们的功劳就有了啊!
当然,他们也都明白。
杨廷和搞这么大阵仗去迎驾,也是老道之处。
软硬兼施。
拿捏之前,先哄一波。
乡野藩王,突然继位九五之尊,本就喜出望外。
朝廷再派这么大一支队伍去迎驾。
朱厚熜定会更加开心。
也是更加感激杨廷和。
那回头对杨廷和,还不是言听计从?
湖广,安陆,兴王府
“从今天开始!”
“大明就是我的了!”
此时的“朱厚熜”确实很开心。
但他的开心,绝非京城老爷们想象的那样。
因为遗诏以及迎驾大军还没到,他就已经知道朱厚照驾崩了。
皇位舍他其谁!
更是为此,已经默默准备了三年。
ps:新书上传,求新老朋友多多支持,拜谢!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1011008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