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秦:我!蒙恬!开局暴杀逆贼赵高!

秦国发展史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黄牛、公羊各三匹,在西畤祭祀天帝。公元前766年,秦襄公讨伐西戎,到达岐山时,在那里去世,子秦文公立。

公元前765年,秦文公居西垂宫。公元前763年,文公以兵七百人东猎。公元前762年,至汧渭之会。曰:“昔周邑我先秦嬴於此,後卒获为诸侯。乃卜居之,占曰吉,即营邑之。十三年,初有史以纪事,民多化者。十六年,文公以兵伐戎,戎败走。於是文公遂收周馀民有之,地至岐,岐以东献之周。[20]

秦文公之后,又经数代国君的努力,在谋求自己的发展空间,在讨伐西戎之战中节节胜利,歧丰之地皆纳其下,又先后灭荡社戎,击败邽、冀两戎部,征彭戏戎,兵临华山,收复杜、郑之地,灭小虢,版图一直推进至关中东端。

公元前677年秦迁都城至雍。至此,秦人经东周初年近百年的艰辛创业,已占有关中平原大部分领土,实现崛起,成为西方新兴强国。从公元前677年起,秦国在雍(今宝鸡凤翔)建都近300年。

称霸西戎

秦宣公时,秦军与刚刚统一不久、与自己同样处在高速扩张状态中的晋国发生边境冲突。秦宣公、秦成公皆非长命,幼弟任好立,是为秦穆公。[21]

秦穆公

秦穆公

秦穆公时代秦国参与中原争霸,成为仅次于晋国、楚国、齐国的二等强国。秦穆公很有雄心,穆公娶晋献公之女,为了使强邻晋国与秦交好,先后拥立晋惠公、晋文公来安定晋国的混乱局面。秦穆公本想立晋文公以达到控制晋国的目的,最后晋文公反借秦之力巩固君位、称霸中原。

后来,秦穆公意欲乘晋文公病逝之机插手中原,却不料中途被晋所阻,公元前627年的崤之战中秦军全军覆没,秦穆公染指中原的计划破产。此时晋国正处于君明臣贤、国富民强的巅峰时期。秦穆公果断地调整国策,将战略目标定在西戎的游牧部族。王官之役后,将矛头指向西戎。四处招揽贤才,“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3]在谋士由余的协助下,向西“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3]陆浑戎是戎人中强大的部族,秦穆公吞不下这块硬骨头,就想把他们逼走。恰在这个时候,秦国与晋国发生了冲突,晋惠公被秦军俘虏,于是秦穆公把陆浑戎踢给晋国。[22]

晋惠公是晋献公的儿子、晋文公重耳的弟弟,因被迫害,他和重耳都被迫逃离晋国。在秦穆公的帮助下,晋惠公得以回国继承国君之位,他曾向秦穆公承诺:“如果得以回国,愿将河西之地割给秦国。”但如愿继承国君之位后,却拒绝割地。[22]不久,晋国受灾,晋惠公向秦国求购粮食,秦穆公派遣大量船只往晋国运粮,从秦国都城到晋国都城,运粮船络绎不绝,史称“泛舟之役”。第二年,秦国受灾发生饥荒,向晋国求购粮食,却被晋惠公拒绝,并且乘机派兵攻打秦国。[22]

秦穆公怒不可遏,熬过饥荒后,第二年就发兵攻打晋国。两国在韩原交战,晋惠公对内对外皆背信弃义,尽失人心,一战而败,他的马车也陷于泥淖,被秦军追上活捉。[22]晋惠公回国当年,将晋国河西八城割给秦国。第三年,将太子圉送往秦国为质。第七年,接纳陆浑戎整体东迁。[22]秦穆公稳定了自己的大后方,奠定了秦国作为春秋四大强国的基础。

持续衰落

秦穆公称霸西戎后,国力得到增强,不久穆公卒,太子罃立,是为秦康公。秦康公及其子秦共公在位期间继父祖之余烈,向晋挑战,与楚靠拢,欲与楚形成对晋国的夹攻之势。时晋灵公顽劣成性,赵盾把持晋政,晋国霸权几欲崩溃,楚庄王遂北上争雄于晋,然秦屡攻晋国后方,却难得一胜。

公元前604年,秦共公薨,子荣立,是为秦桓公。桓公不恤国政,人民怨声载道。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大败晋师于邲,晋国霸业骤衰,秦桓公阴攻晋之肋,不想却被令狐文子魏颗大败于辅氏。公元前578年,秦桓公背弃盟约,转而攻晋,晋厉公率四军八卿攻入秦国,大败秦军于麻隧,诸侯之师扬威于关中。次年,秦桓公死。其子石立,是为秦景公。[23]

秦景公即位,继续奉行“联楚攻晋”的方针,时晋悼公立,诸卿和睦,晋国复强,楚国又退出争霸行列。晋悼公复霸中原,诸侯归心,秦国终无力再与晋国周旋。在公元前546年晋楚弭兵之盟后,秦景公也着力改善与晋国的外交关系,双方重温秦晋之好。当双方的外患各自解除后,晋国六卿轮番执政,太史公曰:“晋公室卑而六卿强,欲内相攻,是以久秦晋不相攻。”秦国向东不能出崤函,争南不能及巴蜀。秦以晋为城池,晋也六卿内讧,政令不能统一,秦国就这样踉踉跄跄的走完了春秋之路。

秦哀公在位期间,公元前505年,吴国攻陷楚国国都,楚国大夫申包胥千里迢迢来到秦国求救,痛哭求师助楚昭王复国。秦哀公赵籍派兵救楚国,秦军击败了吴军,吴王阖闾才撤兵回国,楚昭王得以复国。[24]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攻灭智伯,智氏覆亡。赵襄子(毋恤)执政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b.faloo.com/953224_62.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feil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