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阁一楼窗边明堂处,一位身着青袍的中年女教习,坐在案前静心描着簪花小揩,对进门的数十学子似乎浑然不见,直到楚烨脸色苍白闷哼一声,女教习这才眉头微蹙脸上异色忽闪,一抹神光若有若无投射过去。
楚烨并不知道自己引起了女教习注意,他此时全副心神都放在手中薄薄的书册上。经历过“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华夏高考生涯,重生少年怎么会被一本书难住?牙根一咬再次掀开薄册封面,张口念叨:“嗟夫.....”
嗡,嗡嗡......
脑海一阵裂疼,似乎传来了薄翅的颤动声,双眸随即浑浊继而变得黑暗。
一瞬浑噩很快恢复清明,楚烨听到了一丝低吟:“玄妙书册无法记忆,只能体会不可口述,至于其中道理无法解释。人力终究有时穷,浩然之气都未凝聚却要强行入书,只会让你神魂颠倒,最终成为痴呆傻子。”
青袍女教习在藏书阁内清修十余载,不知见过多少新人入书而迷失,最后难以承荷精神冲击,接而昏厥倒地。此刻见到楚烨竟能以大毅力从晕眩世界摆脱出来,亦是极为罕见,不免生出恻了隐之心。
楚烨已然大汗淋漓,缓慢阖上书册艰难转过身来,对着窗畔的青袍女子长揖一礼。
青袍女教习缓缓抬起头来,将手中那枝秀笔搁在砚台上,轻声低语:“儒学之道最讲循序渐进,体悟《南华道经》没有充沛的浩然之气支撑,会看死人的。”
少年讪讪:“我.....要报考内门。”
“书山攀登,一层一景并无捷径,想要看到更远的风景,先得登临第一座山。”
少年不甘:“没有绕山之路么?”
“没有!”
女教习斩钉截铁。
少年用力点点头,认真说了一句:“那就劈山开道。”
“还是个有趣的小家伙!”
女教习淡淡一笑:“劈山,你有那刑天之力么?”
楚烨一脸无辜,回答:“我......这不正是在寻找办法。”
“贪嚼不烂.....稚子先该发萌!”
女教习神色不变,青萝袖摆微风徐徐,楚烨手中六本书册自动飞回书架,而在他面前案上多了一本厚厚的卷轴———《浮休初探录》。
楚烨翻开了书卷的第一页,只见那页上写着八个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第一页是扉页,空白如雪,八个浓墨大字异常清晰,所幸字体并非难识的古篆,楚烨不曾读出声来因此脑海无碍,继而翻开了第二页。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人乃万物之灵,生于天底回归大地,故能体悟自然之道,意志为力,是为念力。”
“人之念力发于脑际,汇于文山浮休,盈凝紫气不散,行诸窍而散诸体外,与身周天地之息相感……”
不多时便已经读完第一卷,少年已然明白这本《浮休初探录》正是修炼大脑神魂念力——凝练浩然之气的最基础功法。
他没有在此停下脚步,进行思考或者尝试,而是继续向后读去,随后数卷的内容也渐被他记在脑中——主要讲述的是如何凝聚充沛的神魂念力,转化外放浩然之气,以及以气化力的基础法门。
厚厚的卷轴用了一个多时辰的时间才读完,楚烨然后合上书页,开始闭目静思。
不远处,淑静的女教习也再一次沉浸在自己的簪花小揩中,对少年的努力熟视无睹,似乎司空见惯。
过了十余息时间,楚烨睁开眼睛,再次翻开书页进行重复阅读。这一次他用的时间比第一次更短,只用了半个时辰便再次读完。
然后,他再次闭上眼睛开始静思书上的内容。
数息后睁开眼睛,少年再一次开始阅读。
如此重复数次,窗外已然斜阳西垂。
楚烨最后一次合上《浮休初探录》卷轴,再没有打开。
案几上自备笔墨纸张,少年不再翻阅书卷,只凭脑海里的记忆开始随意涂抹圈圈点点,记录着自己看书时的某些想法。
不多时,白纸便密密麻麻出现了很多字,待他最后将笔搁到砚台上的时刻,整本《浮休初探录》所载内容,如刻石一般牢牢记在了脑海深处。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仅仅是一种境界,并非字面上的死记呆背。
前世寒窗十余载,“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能过独木桥,自然积累了宝贵财富——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背下这么多文章,自然需要一些很特殊的方法。
这方法里最重要的环节,是最后那一步的笔记,也叫“心读”。
无论是用笔记在纸上,还在记在自己的脑海里,都是对整个阅读过程的再次梳理与确认,也只有完成了这一步,才能说阅读者把书本内容完全转化成了自己的知识。
而且异世穿越重生,楚烨发现自己大脑记忆力比原来可增强了数倍,算得上过目不忘了。因而,花费一个下午的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