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百鬼夜行》的mv之后,本来是六月三伏,天还挺热。
现在啊!
是彻底不热了!不但不热,还就好像六月飞雪一样,心拔凉拔凉的。
那一众网友看见底下还有一个,现在都不太敢点进去了。
因为怕万一抽过去了怎么办?!
但是,这世上还是有几个不怕死的,还是点进去了。
其他网友就看着视频点击量缓步升高,可是就没人说歌怎么样。
“急死我了!”
“有没有看过的大神,出来评论一下。”
“怎么就看见人看,就没人说话呢?”
“你们自己看吧!哎~”
“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
嗯?
看起来没什么不对劲,但好像不像是被吓得,好像是……
算了,我们自己看吧!
打开视频,第一副画面是一篇古文。
怎么还整上古文了呢?
显得你是京大中文系高材生了?!
古文内容如下:
余少能视鬼,尝于雪夜野寺逢一提傀儡翁,鹤发褴褛,唯持一木偶制作极精,宛如娇女,绘珠泪盈睫,惹人见怜。
时云彤雪狂,二人比肩向火,翁自述曰:少时好观牵丝戏,耽于盘铃傀儡之技,既年长,其志愈坚,遂以此为业,以物象人自得其乐。奈何漂泊终生,居无所行无侣,所伴唯一傀儡木偶。
翁且言且泣,余温言释之,恳其奏盘铃乐,作牵丝,演剧于三尺红绵之上,度曲咿嘤,木偶顾盼神飞,虽妆绘悲容而婉媚绝伦。曲终,翁抱持木偶,稍作欢容,俄顷恨怒,曰:平生落魄,皆傀儡误之,天寒,冬衣难置,一贫至此,不如焚。遂忿然投偶入火。吾止而未及,跌足叹惋。忽见火中木偶婉转而起,肃拜揖别,姿若生人,绘面泪痕宛然,一笑迸散,没于篝焰。火至天明方熄。
翁顿悟,掩面嚎啕,曰:暖矣,孤矣。
……………………
网友似懂非懂,有古文修养不错的网友,看出了其中的内容,但是也没觉得什么。
不就是一篇还算不错的鬼故事嘛!
《聊斋》里面多的很,蒲松龄都写了不少。
“嘲笑谁恃美扬威
没了心如何相配
盘铃声清脆
帷幕间灯火幽微
我和你
最天生一对”
画面中是一个古寺,里面有一个手拿着傀儡的老者,头发花白,衣衫褴褛,但是他手中拿着的那个木偶则是制作非常的精良,眼睛和睫毛上都挂着晶莹的泪珠,让人看了之后也是十分的爱怜!
画面一转。
一个年轻人,手中拿着一个美艳的木偶,眼中看向木偶的尽是爱怜之情。
而那具木偶看向年轻人的眼神也是非常的温柔。
盘铃声响起,年轻人带着木偶翩翩起舞,真是如同一对璧人一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放着画面,下一段歌词来了。
“没了你才算原罪
没了心才好相配
你褴褛我彩绘
并肩行过山与水
你憔悴
我替你明媚”
看着歌词,再看看画面,网友们想到了最开始的那段古文,沉默不语。
舞着舞着,这个年轻人竟然变成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但是那个木偶还是那么的艳丽,没有一丝的改变。
“是你吻开笔墨
染我眼角珠泪
演离合相遇悲喜为谁
他们迂回误会
我却只由你支配
问世间哪有更完美”
画面中老者回想着年轻的时候,年轻人在一个木偶的眼睛下面点了一颗泪痣,顿时整个木偶就变得不一样了,活灵活现,看上去惹人爱怜。
木偶表演着各种不同的故事,可是却只能交给人来支配,不管人如何变化,她也不离不弃。
网友在屏幕前,留下了一滴眼泪,不为别的,仅仅为了这段并非缘分的缘分,因为前面的古文已经讲述了,一切的结局。
“兰花指捻红尘似水
三尺红台万事入歌吹
唱别久悲不成悲
十分红处竟成灰
愿谁记得谁
最好的年岁”
这一段,庄云清用的戏腔,以木偶的身份,讲述着她内心的独白。
我见证了你从一个世家子弟,不思学业,只能带着我只身离家。
这么多年来,不过是我们俩相依为命,接下来的路,我们还是一起走吧!
“你一牵我舞如飞
你一引我懂进退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885539_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