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明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择才而用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这倒不是说,吴争有多欣赏施琅,要为施琅降清之罪翻案。

    而是吴争认为,眼下施琅并无降清,以还没有发生的事,去惩治施琅,有欠公允。

    况且吴争也不认为,施琅投到自己手下,还会象在郑成功手下一样的结局。

    如果施琅真是按历史发生降清之事,吴争也有决定,天涯海角,必诛杀之!

    “施琅,本王问你,你阵前请降,是临时起意,还是早有此心?”

    吴争的第一个问题,问得非常犀利。

    临时起意,在说明郑成功的突然下令主力后撤,导致了施琅及其中部下起了异心,这与法不容,于情可原。

    早有此心,那就是品德败坏,因为上司对你不公,你走就是了,可阵前倒戈,致使大军陷入极度被动,那就有失德行和操守了。

    出乎吴争的预料,施琅答道:“回吴王话,施某……是早有此心。”

    吴争目光一闪,心中微微叹惜,此人虽有将才,但还真不可重用。

    “这么说,你从一开始时,就想好了阵前倒戈?”

    “是。”施琅丝毫没有犹豫,“延平王一直忌惮施某,不管我如何在战场上拼命,也难获延平王青睐。”

    吴争有些犹豫起来,面前这人,还是与自己原先想的不一样,难道真是天生反骨?

    可历史上,施琅攻破东番,并没有象伍子胥那样,对郑成功掘坟鞭尸以泄愤,反而亲自去祭奠了,这说明时势还是可以影响人、化解人心中戾气的。

    “就因为这,你就背叛旧主?”吴争淡淡地问道。

    施琅答道:“倒不全是因为施某不受重用……吴王想必不知,之前施某被海阳郝尚久阴谋陷害,被打了个伏击后,才决定离开李成栋,投靠延平王,为的就是报这一箭之仇。可延平王坐拥二万大军,却始终不肯东进,攻打海阳城,甚至连军师陈永华也数次进谏,都因延安平王优柔寡断,结果惠州李成栋及福建清军援军赶到,郑军坐失良机……可就因为施某的进谏,延平王将我贬至厦门。前不久,正好同安清军偷袭厦门,延平王族叔郑芝莞畏战不出,坐观清军在城外大肆劫掠,施某不忍见百姓遭受屠戮,率数十人果断出击,击退了这支清军,原想着,延平王可以论功起复施某,重新让施某掌军阵前效力,不想,仅仅赏了二百两银子……吴王,这样的主上,施某已经看不到任何出头之日,岂能不叛?”

    吴争微笑着问道:“可如果本王没来呢,你将去投靠谁?你应该不会事先知道,吴淞水师会与原王得仁部联手进入闽粤海域,对吧?”

    这是问题的关键,也是吴争最在意的地方。

    此次南下计划,连自己都是临时起意,安排了王一林接管王得仁的水师,才有了张名振与王一林配合,打算给郑成功一个教训,报挖自己墙角的一箭之仇,同时震慑郑成功,使得他不敢再起意北进浙东海域。

    所以,既然施琅是早有背叛郑成功的心思,那么,如果自己没来,施琅会怎么选择?除了郑成功之外,闽粤就只有清军了,他想降清吗?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怪不得我了!吴争心里有了决定。

    吴争一直认为,有才无德之人的危害,远超过无才无德之人。

    所以,如果施琅真已经起意要投清,那么,必杀之!

    吴争在微笑,问得很自然,就象是随口问的。

    可张名振却听出了吴争口气不同之处。

    说起来,张名振有施琅有些小过节。

    两年前吴争率舟山水师,千里奔袭,救援隆武,得手后,吴争将张名振留下,助隆武守福州城。

    而当时李成栋归降隆武,吴争虽有报仇之心,但身在客地,加上李成栋已投隆武,终究没有如愿。

    而施琅当时受李成栋之命,率部配合张名振守北城,也是因施琅桀骜不驯,屡次顶撞过张名振,让张名振非常头痛。

    这也应了那句话,再有才的人,也需要内敛。

    否则,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而施琅,或许还称不上秀木。

    但张名振也是惜才之人,做为曾经临时的上司,他对施琅的印象其实还是不错的。

    人嘛,总有不一样的,有些人见不得属下比自己有能为,或者说担心属下功高震主。

    可有些人,胸襟广大,能容忍属下的小脾气,愿意包容,甚至不在乎或许有一日,属下成了自己的上司。

    可往往,前者逼反属下,后者永远在属下之上。

    自古至今,英雄和枭雄有一共同之处,那就是,善用人才!

    张名振不经意地往前一挡
手机支付宝搜索P2zPYPB74GJ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s://www.xsbiquge.com/85_85536/654183.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xbiquge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