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祖母……皇爷爷正背负苍生,勉天下之艰苦。”
李象来到了长孙皇后的面前,率先开口。
长孙皇后听着李象的话,顿时恍然,陛下耕种是做给百官看的,是做给天下百姓看的。
现在是贞观九年,大唐刚刚攻灭突厥,又派兵与吐谷浑交战,虽然常年对外征战,但是国家内部却是安定平和,国力正蒸蒸日上……
李世民放下锄头,来到了田埂外,宫女捧来金盆和手帕,李世民洗手净面之后,笑道:“皇孙儿最懂朕……朕早就有意在这里打造一块耕地,只是一直没有抽出时间来……”
李世民说完这话之后,抱起了李象:“走了,这里的事情让宦官下人们去做……”
李象被李世民抱着,随同长孙皇后前往了立政殿。
李象在太子东宫险些被毒鼠咬死的事情,李世民是知道的,那名下人是怎么死的,李世民也一清二楚,皇家的争斗历来残酷,李世民派宗人府秘密查案,但是一直没有任何线索。
……
史官记录了李世民耕田之事,甚至画了一幅贞观皇帝耕田图,流传到了朝堂之上。
房玄龄正在府中与长孙无忌商议安北都护府的具体建设方案,有下人进入了大堂禀报:“启禀丞相,史官传来消息,陛下平整了御花园,亲自耕种,为天下黎民种粮。”
“亲自耕种?为天下黎民种粮?”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对视了一眼,纷纷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惊讶。
陛下怎么突然想起种粮来了?
“稀奇,稀奇,真稀奇!”长孙无忌连用了三个稀奇。
房玄龄则开口问道:“有什么人在宫中吗?”
“启禀丞相,陛下与皇长孙,一同耕种,史官画了一幅耕田图,陛下在前,皇长孙在后……”
轰……
长孙无忌豁然站起,神情变得凝重无比。
“你可确定,陛下在前,皇长孙在后?”
那名下人见到长孙无忌如此郑重其事,苦思冥想了一阵子后,郑重其事的说道:“启禀长孙大人,的确是陛下在前,皇长孙在后,陛下抡大锄头,皇长孙抡小锄头……长孙大人可请史官取来《贞观皇帝耕田图》阅览。”
房玄龄十分清楚长孙无忌所忧之事,陛下如此喜欢皇长孙,甚至让皇长孙效仿自己,这分明是有传承之意,如此一来,太子李承乾,更是坐稳了储君的位置。
“陛下亲自耕种,为天下做了表率,真乃明君!让史官将耕田图多画几幅,传给文武百官六部衙门,让天下百姓都知道陛下的辛苦。”房玄龄下令之后,下人领着丞相令,离开了丞相府。
陛下想要什么,无需说出来,房玄龄便能猜出十之八九,他所做的事情,也是陛下心中所想,却不能明言的事情。
两日间,李世民亲自耕田种粮的事情,传遍了整座朝堂,朝中的文武百官都感动陛下的艰辛。
又过了一日,李世民耕种的事情传到了民间,在民间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连贞观皇帝都亲自种田,这样的圣君,千古无二……
长安城附近的百姓,最先感动皇帝耕种之事,渐渐的流传越来越广,李世民的圣君之名,越来越响亮,越来越深入人心!
……
“这收买人心之计,果然石破天惊!这到底是何人之谋?如此竟高绝!无懈可击!”
御史台内,魏征的对面坐着一名胡子花白的老者,此时这名老者正在惊叹不已!
老者名叫萧禹,梁明帝萧归第七子,隋炀帝之妻,萧皇后胞弟,当世大儒,擅书法,刚正不阿,直谏隋炀帝,被贬。
现在担任崇文馆担任太子少傅,负责教习皇子,魏征就是接了萧禹的位置,御史台的前一任御史大夫,就是萧禹。
魏征喝了一盏茶后,端着茶盏看向萧禹道:“萧大人,你说这道收买人心的计谋是出自何人之手?”
萧禹听到魏征的话,沉吟了片刻,脑海中浮现出李世民的几大谋士,房玄龄、长孙无忌……
“这计谋不像是出自长孙无忌之手,长孙无忌行事狠辣有余,不善细节,长孙无忌恐怕想不出这种阳谋……”
何为阳谋?
明明知道是计谋,却无法驳斥……
“房玄龄?房玄龄虽然擅长内政,却不善人心,这计谋,也不像是房玄龄的手法……”
萧禹豁然抬头,惊疑不定的看向魏征道:“难道陛下的身边又多出了一位能算鬼神,能推人心的谋士?”
魏征见到萧禹这幅惊疑不定的神情,笑道:“萧大人,下官倒是知道一些眉目,只是说出来,恐怕大人会不相信……”
“有什么可不相信的,贞观皇帝耕田图已经传遍了长安城,长安百姓无不感动陛下恩德,陛下的名声已经渐渐好了起来……能出如此计谋之人,绝非凡夫俗子!你就是跟我说:陛下请来皓山四老,我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840169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