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贵妃杨玉环

第一章一道圣诣,五年情感东流去 三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样,泛起激越的涟漪。

她们来穿过廊门前,来到石门前,见石门是用宽厚的大理石镶嵌而成,光滑锃亮的石门,显得庄重森严。

杨玉环被这群宫女、太监簇拥着走进大殿,大殿内的大灯红烛,交映生辉。两边的太监、宫女们,宁立在走道两旁,他们一个个站得笔直,满脸微笑地恭迎新人到来。

她在两位年纪稍长的宫女引领下,穿过了第又一道石门,她觉得每重石门都是古朴、厚重、典雅,使人肃然起敬。杨玉环在寿王府生活过五年,也从未见过这样高雅古朴的建筑。

的确,骊山的皇宫与寿王府的建筑当然不会相同。杨玉环发现穿廊全是大理石铺成,或拾级而上,或狭窄绕行,到了平坦处便是满眼鲜花,使她心荡神怡。

据后汉有人考证,华清宫的庞大建筑群的建筑艺术,比起长安的皇宫有过之而无不及。盛唐诗人王维曾有诗描绘骊山宫殿。他的《和太常韦主薄五郎温汤寓目》诗有这样的描述:

汉主离宫接露台,秦川一半夕阳开。

青山尽是朱旗绕,碧涧翻从玉殿来。

新丰树里行人度,小苑城边猎骑回。

闻道甘泉能献赋,悬知独有子云才。

杨玉环随着宫女前行,见一路的石阶各有特色。那石门看起来觉得粗大笨拙,但造型奇特,气势恢宏,大有鬼斧神工之妙。离宫的魅

力无不使她折服,觉得皇家的一切不只是那样高贵,也充满艺术氛围,给人美好的享受,无与伦比!

杨玉环轻移莲步,蹒跚而行。走过两三层台阶后,不知从哪里传来淙淙流水声,欢快清脆,又像是从琵琶上溅出的弹拨声,连续不断。让杨玉环深深地感到温泉宫的魅力。

骊山的离宫是围绕温泉而建,因此也称温泉宫。正因为温泉释放热气,所以离宫里特别暖和,难怪历代皇帝便把这里作为冬天的行幸胜地。特别是西周幽王带着褒姒来到这里,流传出不少故事。后来不少皇帝也频频效仿,于是没有哪位皇上不带着爱妃来到这里行幸。

杨玉环被宫女们领着,走回廊,她正感到有些累,恰好到了领班宫女为她安排的宫室。宫女们请她在这里稍事休息,调好精神,准备谒见玄宗皇帝。说着,又替她呈上香茶。

现在,宫内只剩下杨玉环一人了,她四周打量了一下,没顾得多想。因为,刚才宫女说过,在这里只是稍事休息,她感到有些累,确实想休息一会。她刚刚躺下,突然闻到了案上的茶飘来阵阵香味,这才想起是宫女刚刚送来的,特别诱人,于是端起那杯茶便细细品了两口。

刚刚品完半杯,两位宫女走了进来,向她行礼后禀报道:“按皇上的旨意,侍宫已经安排好了,有请。”

杨玉环脑子里一片空白,一切听从从宫女的的禀报。两位宫女领着杨珏环,沿着回廊退了回来。这里来时充满了陌生之感,而现在却

丝毫没,经神也松驰了许多,忍不住用眼角的余光打量回廊两旁。她见回廊两侧有水池、假山和苍翠的松柏,非常美观。

两位宫女领着玉环拐过那道直角,见这里是精致的小殿。宫女们在宫前停了下来。

原来,这便是给她安排的侍宫,让她在这里稍事休息。杨玉环走进侍宫,便感到自己很累,和衣斜躺在床上。

侍女们走后,她回忆起自己这两天来的经过。自告别京城,一路劳顿,来到离宫,她以为皇上一定守候在门前迎接自己。可是,到了离宫门前怎么没有见到皇上呢?难道他改主意了?

按说,皇上召令她立即到骊山,一定会热烈相见的。谁知自已到

离宫,直到现在,连皇上的影儿也没见到……

她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与自己的美好想象完全不同。

皇上为什么还不召见自己呢?

不过,她也听说过,大臣们想面见皇上也很难,地方上的官员来

到京城上疏,有时要恭候一个多月呢。自己也会这样等吗?

她满腹狐疑,不禁心生沮丧。

想着想着,她竟睡着了。守候在门边的侍女看见后,忙轻轻地给她盖

上锦被。

不知什么时候,杨玉环一下惊醒过来,她揉了揉眼睛,又从窗口打量,窗外薄雾迷蒙,让她不出时辰。

杨玉环坐在那儿猜想着,侍女送晚膳来了,这让她大吃一惊,不是稍事休息的吗?现在,饭菜能送到这儿来,说明晚膳只是她独自吃。

自从进了寿王宫,她一直是寿王陪着用膳,今天来到骊山,没想到晚饭要独自完成,这使她十分意外。

不是说和皇上共进晚膳的吗?可皇上呢?

想到这些,让杨玉环十分惆怅。

也许是感到孤独,一下想到寿王了?杨玉环不觉一惊,怎么想到他?

即将要见到皇上了,决不能再想到寿王。她暗暗告戒自己。

为了稳定情绪,杨玉环反复叮嘱自己,什么也不用想,好好用膳,吃饱了才有精神,才能以最好的状态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b.faloo.com/733257_3.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feil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