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文轩听到是满分,惊讶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脑子里某个扯蛋的想法,越发变得坚定了——
莫非真的是自己的隐藏的天赋被自己儿子觉醒了?
要么就是到底是何方神圣眼光这么好?
居然一眼就能看出我儿子是个天才,然后背着我指点了他?
“语文还要不要再考一下?”教务处主任看苏明的眼神都变了。
她当老师的年头也不少了,见过不少聪明的孩子,但却真的是头一回见到“神童”。
不错,就是神童。
人们隔三差五的,就总能听说某某地方又有十三四岁甚至更小的孩子考上大学了。
所以在这个时候,大多数人不但并不觉得“神童”的存在是违反自然规律的。
只是在他们这个偏僻的小地方,或者更放大一些——在整个市区。
这么多年来,却从没出现过哪怕半个真正意义上的神童。
“看来真是风水轮流转,总算轮到我们这里出一个这样的小孩了……”
钱主任此时内心十分火热,感觉自己似乎是见证了某段传奇的诞生!
赵校长和钱主任有点拿不定主意,再接着考吧,好像也没什么必要。
但不考一下吧,谁知道这小孩是不是属于偏科的类型。
再说,小学毕业考试的卷子题量也不小,一般都是分两天考的。
如果要连续做两张卷子,别说像苏明这么小的孩子可能会精力吃不消。
就是换一个六年级的大孩子来,恐怕体力也会跟不上。
赵校长抬手看了眼时间,打商量道:“都快10点了,要不下午再接着考吧。”
“直接写作文吧。”苏明却翻开了卷子,指着上面道。
“语文考卷里有好多课内的内容,我没看过小学教材,这些题肯定没法做的。写篇作文,水平高低照样也能看出来。”
钱主任似乎是同意了,问道:“那你要不要先休息10分钟?”
苏明摇摇头,笑道:“速战速决。”
“行,这里你最聪明,你说了算。”钱主任算是现学现卖了一回,笑着说道。
她把参考答案翻到前面,看了下作文的题目。
那是一道命题作文,看似简单,但仔细揣摩一下,其实并不容易写——哪怕是对教师来说。
题目就两个字:《包容》。
写作是门技术活,本质上来讲,考验的是一个人的整体水平。
毕竟如果肚子里没什么货,肯定也就写不出什么好东西,这是无需质疑的道理。
然而,在应试的层面上来看,这个道理似乎又稍微有点靠不住。
苏明上辈子经历过大大小小百余场需要现场写作的考试,其中不仅包括绝大多数人都必须经历的中考和高考。
在经历过如此多的现场作文考试后,苏明早就对应试作文充满了心得。
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心得就是——想要应试作文中拿高分,水平是次要的,套路才是王道。
苏明盯着《包容》这个标题看了半天,思维发散得有点厉害。
不是因为这个题目不适合玩套路,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它可玩的套路实在太多。
但一件事情如果出路太多,反而不容易玩出花样来。
举个不那么恰当的例子,就好比陈凯歌导演明明满腹经纶。
可每回拍电影想表达的东西都太多,结果往往越是使劲儿,就越容易拍出千夫所指的烂片来。
可见肚子里的货太多,有时候也不是什么好事情。
相反在认知有限的情况下,一根筋往前冲的人反倒容易一役而竟全功。
比方巨鹿之战的项羽,比方亢龙有悔的郭靖,比方斗破苍……咳!
反正就特么这个意思!
而此时,就在这个必须现场完成自我证明的地方,苏明就更不能以小学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要么不写,要么就来点狠的。
钱主任看着苏明足足发呆了五六分钟,正要开口提一下时间上的要求。
苏明却突然下笔,写下了一句让她两眼发亮的句子。
“我首先想到的,是在中文语境和英文语境中,人们对于社会规则的不同理解。”
中文语境和英文语境?对社会规则的不同理解?
这是一个6岁孩子应该有的脑回路?
就算是高中生,不,就算是大学生,也不见得能一下子从这个角度切入进来吧?
文化水平明显要比办公室里其他人都高出不止一截的钱主任。
深深地看了苏明一眼,而其他几个肤浅的家伙。
注意力却全都只放在苏明的硬笔行楷上。
寥寥一行字写完,赵校长和苏文轩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833806_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