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集庆门外,是一处宽阔的军队营地。
大门口挂了个牌子,上面写着“神威新军”四个大字,这是魏崇明起的新军的名称。
数千名从北方来的流民组成的新军正在训练当中,魏崇明正在看着三四十个少林武僧带领他们训练。
“报告魏将军,至今日已经招募了三千五百人。”
黄宗羲拿着厚厚一叠报名表跟他说。
“黄大人,得加快进度啊!已经十天了才这么点人?我可是要一万五千人的。”
魏崇明稍微皱了皱眉,他没想到国难当前,南明的老百姓从军积极性却这么低。
黄宗羲低声道:“魏将军,这年头没几个人愿意当兵啊,江南人本来就吃穿不愁,太矮太瘦又不行。”
魏崇明点点头:“那就主要招流民呗,上次我们不是带过来一两千么?那些人不怕死。”
“当兵辛苦,流民也是不见得太愿意。”
“按时给银子就是了。”
黄宗羲摇摇头:“其实也不是待遇的问题,是因为朝廷迟迟不愿公开北上恢复中原,流民们也没有积极性,他们也想回老家去。”
魏崇明恍然大悟,新皇帝继位半个月虽然出台了一些新政,但是光复北方的政策迟迟没有出台。
“主要还是那些饭桶挡路啊!整天要粮饷,就是怕北伐。”
魏崇明不禁叹了口气,北方四镇都不是打仗的材料,这本就是他建立新军的意思,旧式的明军已经不适合新时代的战争了。
“魏将军,万事开头难,估计还有一个月就能满员了。”
“好吧,希望黄大人你能够快点。”
看完了新军,他还得去附近工部的工场看看,他手里拿着好几张大尺寸的宣纸。
工部侍郎黄清就在门口接待:“魏将军,您来本部是做什么?”
“我现在给你们图纸,给我造一些武器出来。”
魏崇明这才打开那几张宣纸,竟然是他凭借脑子记忆画出来的火枪图!
因为基因强化之后,他的大脑里也被同时注入了一些新的知识,当初就包括了武器知识,其中有一款是英国皇家军械局在1714年批准制造的燧发式火枪,这款火枪后来被英军大批量生产使用了很长时间。
“这是什么火枪?”
黄清瞪大了眼睛,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位将军自己还会设计武器。
其实当时明朝也已经装备了火器,如鸟枪之类的,但是跟这个燧发式火枪比起来肯定落后多了。
“对的,我发明的,你这边有没有火器方面的工匠?”
“有的,有七八位工匠。”
魏崇明皱了皱眉:“怎么才这么点?”
黄清尴尬的回答:“报告将军,火器准度太低,杀伤力不大,一般就是配一些辅助使用而已。”
“我这个武器是要大量装备的!你立即再招人来!”
魏崇明大声起来,他希望尽快试制新式火枪,并进行大批量的生产。
满清的八旗骑兵在平原地区很难对付,明军顺军都不是对手,而现在的南明军用马匹也奇少,骑兵实力肯定不强。
长期来看,要想打赢战争可能必须依靠新式武器。
那几个工匠被带上来,大家看着图纸大眼瞪小眼,因为这款武器的设计明显超出了时代。
“你们看看能不能造出来??”
一个老工匠摇摇头,另外一个年轻的倒是点头了:“我们可以试试,就是材料有点费钱。”
图纸上有各个部件的尺寸样式,并且注明了使用材料情况,这款新式燧发式火枪需要不少黄铜,而黄铜又是挺贵的金属。
此外制造螺丝的新式部件也需要钱。
“钱不是问题啊!你们给我尽快试制!一个月内造出来赏银一千两!”
魏崇明大声叫起来,把工匠说的都有点懵逼了。
“武器的最后性能指标,图纸上也都有。”
工匠们只好点点头。
“另外这里还有一个武器设计图。”
最后一张图纸是十七世纪末期出现的一款轮式欧洲火炮。
“这不是开花大炮啊!”
工匠们都有点吃惊,明朝那时候其实已经可以制造一些种类的火炮,最先进的大概就是从葡萄牙人那边买来的红夷大炮,基本上都装备在辽东边界。
“魏将军,你这个炮还带着轮子啊!”
“轮子可以移动啊!”
目前的大炮基本上都是放在战船或者炮台,要移动起来非常不容易。
“魏将军,你简直就是个天才啊!”
另外一个工匠看了图纸表示,这款火炮用火药的管子代替了点火孔的散装火药,简化了瞄准和填埋的过程,应该是著名瑞典国王的发明。
“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833406_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