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崇明跟顾炎武率领新三师部队离开南京北上徐州,同时命令扬州的刘肇基部队也北上去淮安跟史可法汇合。
刚到徐州城下就接到了报告,吴三桂的军队占领了大部分山东地区,前锋已兵临淮河以北。
史可法也写信来报,他已经完成战备,提议两头出击进攻吴三桂,他跟刘肇基目前已经合兵一处准备往兖州进发。
“史大人未免太心急了些。”
魏崇明叹了口气道,他还打算先巩固一下目前徐州城的防线再做进取的打算。
“史大人求胜心切也是自然的,尤其是魏将军在河南的获胜。”
顾炎武说到了重点,史可法这几个月一直在淮安无所作为。
“也罢,他这么想打,我也不能口头阻止。”
魏崇明就只好同意了史可法的提议,不过要求不必太着急。
正当此时,许定国来了一封急信,说是多尔衮率军已经攻占西安,阿济格的部队南下即将到河南境内,他需要朝廷的增援,局势相当急迫。
魏崇明看了看地图也有点不安,但还是做出了选择。
“看来只能先收拾吴三桂再说了,他已经到了我们门口,如果拖了太长时间,河南就守不住了。”
魏崇明立即命令王夫之带领新一师的三个旅以及部分粮草军饷向西前往开封增援,只许防守不可进攻。
正当其他部队集合完毕准备择日向北进发的时候,探子突然来报,吴三桂的大军已经出现在了徐州以北约二三十里的地方!
“看来真是有缘,我们就在徐州城下招待他了。”
魏崇明冷笑起来,马上给史可法刘肇基发出了信件,让他们不要进攻兖州而是转个弯来徐州一起打一场会战。
果然他就接到了吴三桂的来信,无非就是要求他投降的陈词滥调,开封之战都过去了半个月,吴三桂竟然还不清楚魏崇明的虚实。
“吴三桂号称十万大军,将军不可轻视啊!”
顾炎武在城楼上远眺北方,只见黑压压的旌旗和士兵,这可比上次在开封城的敌军多出了一倍,估计是占领山东时又接收了不少降军。
“守城之战正是我的愿望啊!吴三桂自投罗网而已!”
徐州城非常坚固,城墙高大,粮草资源刚刚得到补充,即使坚守数月不成问题。
不过他并不打算持久战,所以他做好了速战速决的准备,将三个骑兵营集结在一起作为单独机动兵力,其他的火枪部队都部署在城外事先挖好的壕沟工事中。
他参考了一次大战的经验,在徐州城外挖好了几道深深的沟堑,上面用木板跟草包掩盖,只留小洞口用于射击,士兵们将火枪跟小型炮都安置在里面,步兵大部分都装备好了手榴弹。
这种壕沟对于骑兵而言完全是难以逾越的屏障,要想通过就得付出极大的代价。
城楼上还有六门射程较远的大炮,以及上千支火枪,跟下面的这些壕沟构成了交叉火力,堪称是十七世纪的凡尔登防御体系。
魏崇明看到自己的杰作不禁笑出声来,这就是你有数万铁骑也没法打得进来。
不过他还是让顾炎武回了一封信,反过来要求吴三桂弃暗投明。
吴三桂以前就是明朝镇守山海关的大将,如今也得面对目前最强大的城防。
奇怪的是并没有马上进攻,而是在十几里外安营扎寨起来,魏崇明倒是有点吃惊,吴三桂这货还有点耐心。
不过第二天吴军还是列队往徐州城开进了,旌旗招展,部队整齐,关宁铁骑的队伍相当强大。
魏崇明就站在城楼上指挥,远远看见吴军的阵容强盛,并不比八旗军弱多少。
看着吴三桂的军队一步步紧逼,魏崇明并不着急,只等敌军进入大炮的射程,经过改进这种火炮的有效射程大概是六七百米,虽然看起来不比关宁当初的红衣大炮远,但是杀伤力跟精确度要提高很多。
果然只听见轰隆隆的炮声,吴三桂的红衣大炮开火了,炮弹不断的砸在城墙上,有的砸出一个缺口。
但是并没有多少实际伤害,因为魏崇明早就让士兵在城墙准备好了木板跟铁板等作为掩体,损失当然很小。
一番炮击后,吴军开始发起冲锋,骑兵带着步兵,还有攻城器械一齐上阵。
不过他们没有料到城下的平地里其实有几道是壕沟,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
城头上的六门火炮一齐开火,对吴军造成了不少破坏,等他们冲到了离城墙一两百米的时候,壕沟的那些整齐的洞口开始射出一排排的子弹,只见吴军人仰马翻,步兵纷纷倒地。
魏崇明的战术起效果了,吴军损失很大,就算能冲到离壕沟二三十米的地方,又遇到了手榴弹的攻击,就没有什么人可以冲到壕沟边,更何况壕沟里还有长矛兵。
这一波攻击几乎杀伤了九成的进攻吴军,他们还没有搞清楚敌人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833406_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