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开封城下的一场大战变得不可避免了,许定国为了戴罪立功求表现,就主动要求发起进攻,魏崇明的部队从侧翼支持。
许定国的三万多部队担任主攻,魏崇明的新军在左右翼协助,左翼为首是顾炎武,右翼是王夫之,各率三个旅的兵力,魏崇明率领两个骑兵营一个旅作为预备队。
他认为这一仗赢定了,他们的部队人数跟李际遇不相上下,而且火力方面更强。
对面的五万匪军一字排开,李际遇在中军亲自指挥,气势其实也不弱。
一开始还算顺利,许定国的骑兵发起冲锋,跟李际遇的前锋交手,打得匪军节节败退。
李际遇看形势不对,带着上千名赤膊刀斧手从中军杀出,嘴里高喊“天灵灵地灵灵,刀枪不入!”。
这帮家伙砍得骑兵人仰马翻,许定国的攻势明显受阻。
魏崇明开始指挥新军列队进攻,这种三百人的连队在大平原上分别排开,一个挨着一个,李际遇的部队在火枪跟火炮的打击下很快就失去了士气,两翼的破洞越来越大了。
魏崇明在后方看到很清楚,只要两翼崩溃,李际遇的部队被包围消灭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李际遇的顽强抵抗超过了预期,这一仗打得难分难解,时间超过了一个多时辰。看来这年头匪军战斗力强于一般的官军。
突然从东面侧翼出现一支军队,竟然是李际遇调来的援军!至少五六千人。
正好跟王夫之的新军接上了,他的攻势也不得不暂停下来。
魏崇明还收到了许定国的求援信号,中军的战斗异常激烈,他需要增援。
魏崇明只好命令最后一个旅立即投入战斗,帮助许定国的部队。
时间一点点的流逝,李际遇的军队终于支撑不住了,西侧的阵型几乎崩溃,东侧也开始败退,中军在魏崇明援军支持下不断的后撤,李际遇估计是快完了。
正当此时,魏崇明准备下令投入最后的两个骑兵营来一举拿下匪军。
只见从西边吹来一阵狂风,霎那间战场上黄沙漫天,大家视线有点模糊,都看不大清楚了。
自元代之后,黄土高原沙漠化加剧,中原地区也屡屡遭到袭击,莫不是沙尘暴?按理开封地区应该是没有的。
这风过了一会儿有点停歇下来,战斗继续下去。
忽然有人大喊:“清兵来了!”
魏崇明揉了揉眼睛才发现西边烟尘大起,伴随着马匹嘶吼声,原来是一大批的骑兵部队杀了过来,果然是八旗军。
他大吃一惊,多尔衮的清军不是正在潼关与李自成激战么?怎么突然杀回来了!?
还没想明白,清军的大股骑兵已经从侧翼杀入战场,对西边顾炎武的新军首当其冲,他只好紧急回头抵挡,但是这次攻击非常突然迅速,新军的阵型很多被冲散了。
魏崇明立即决定把剩下的两个骑兵营投入到西翼,他亲自骑兵率军冲向清军。
李际遇的匪军一见清军赶到,立刻跟打了鸡血一样回了神,战场上形势更加焦灼。
魏崇明的骑兵都装备了弓箭刀剑还有火枪,远距离用弓,中距离用火枪,近距离用刀剑。
他自己身上带着一把火枪跟宝剑,清军骑兵非常擅长骑射,双方刚一交手就知道都很难对付。
魏崇明稍微一看,就发现这支清军大约七八千人全是骑兵!应该是多尔衮的精锐部队了。
他本身刀枪不入,所以敌军射过来的利箭好几个都没用处,反倒是被他砍死了四五个骑兵。
这时他正好发现黄色龙旗就在前方飘扬,难道多尔衮亲自率军来了?
魏崇明砍倒一个清军骑兵后,直接快速往龙旗处猛冲过来,果然看到一匹白马将军,此人络腮胡配上一副鹰眼,全身金色甲胄,旁边还有七八名护卫骑兵。
看到魏崇明冲来,卫兵立即向他扑去。
“多尔衮纳命来!”
魏崇明觉得这肯定就是了,他也不啰嗦,几剑砍出就结果了两个卫兵,因为他是不怕死的打法,根本不躲闪直接硬扛。
那白马的将军一见魏崇明如此英勇也是露出一丝惊恐之色,两位两名卫兵马上同时往魏崇明冲来。
魏崇明的坐骑突然被一箭射中倒在地上,他不得不滚落下马,面对冲过来的卫兵,一剑就猛刺过去,卫兵的刀披在他身上一点事情都没有,但是魏崇明那一剑把他刺穿了。
另外一个卫兵惊呆了,但是也一刀砍过来。
魏崇明如法炮制,一剑结果了他,鲜血喷溅到身上跟个血人一样。
“多尔衮受死吧!”
魏崇明快步向白马将军跑去,旁边剩下的卫兵劝他:“王爷先撤!”,这就是暴露了多尔衮的身份。
多尔衮并没有撤退,反而大喊道:“来者何人!速速报上名来!”
“大明江北总督魏崇明!”<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833406_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