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崇明的新军在第二天就完全抵达了芜湖前线,匆忙中构筑了简单的壕沟营垒,带来的火炮都准备就绪。
黄得功的部队虽然战斗力还行,在江北四镇中算最好的,但是兵员其实并不完整。只留了三千人在马鞍山,其他都在芜湖。
不久接到探子来报,敌军前锋部队已经到达,听说是旌旗前后绵延近百里,浩浩荡荡好不威风。
黄得功部队人数比较多是主角,部署在东南面,魏崇明的新军就在芜湖西北面侧翼支持。
刚刚午饭之后,就看见不远处烟尘遍地,原来是敌军主力已经出现了,至少四五万人的主力部队开始攻击防线。
黄得功的部队早就做好了准备,因此有条不紊的进行抵抗,双方打了一两个多时辰没有丝毫分出胜负。
这时探子回报只见上百艘战船出现在了江北面,他们居然一路往东过去了,黄得功的水军没有在这里防守,估计漏掉了。
魏崇明的新军压根没有碰到什么敌军,只是小股部队骚扰。
“大事不妙,他们是要从后面包抄!”
看来是久攻不下的敌军决定用战船把部队送到后面登陆去了,不知道是去攻马鞍山还是往回进攻他们的芜湖防线。
魏崇明决定率领骑兵营跟两个旅的新军往后快速撤退,避免被包围的结局。
走了十几里地,果然看到了敌军从战船上正陆续下来,数量少说也有七八千人。
魏崇明决定趁敌人立足未稳先发制人,亲率骑兵营的五百骑兵迅速的冲了过去,对这七八千人的登陆敌军发起了突然进攻。
这一下把敌军打乱了阵脚,敌军慌乱的抵抗着。
魏崇明冲在最前面,手里是一把长枪,几个来回就刺死了十几个敌兵,手里的火枪也能派上用场。
不过五百人还是太少了,半个时辰后就顶不住了,敌军用人海战术就反推过来。
此时两个旅的新军也赶到了,排列起枪毙的阵型,魏崇明这才把骑兵营全部撤回。
这下又是一场大规模遭遇战,整齐的火枪兵往岸边的敌军靠近,加上轻型火炮的助威,刚登陆的敌军士气果然大受打击。
魏崇明看见岸边的敌军不少转头往战船那边跑去,结果战船自己跑路了。
他冷笑起来下令全军出击,敌军背水一战,但是失去了勇气,因为这种密集的枪击火力实在难以抵挡,很快就有大批的尸体倒在前面。
这样一个时辰后战斗就结束了,这一次至少消灭了五千人的登陆部队,但是骑兵营损失了一百人左右。
魏崇明来不及庆祝胜利,就把部队又往回调,因为芜湖正面防线打得更加激烈。
敌军又投入了好几万人进攻正面的防线,看来所谓十几万大军还不是吹牛。
魏崇明的部队守在壕沟附近早就列阵以待,敌军对他的几次冲锋除了自身损失惨重之外并没有什么卵用。
但是黄得功的主阵地已经出现了缺口,看起来撑不了多久了。
因此魏崇明看到敌军非常焦急的情绪,一而再再而三的进攻,他心中已有定见。
先是将四门轮式大炮对准敌军一起开炮,再加上十几门小型炮,整个声势挺吓人的。
然后他下令吹起了冲锋号,这个是他根据记忆自制的军号,那声音非常尖利响亮,半夜吹起来挺吓人的。
他带着骑兵营首先发起了冲锋,后面的火枪兵跟长矛兵跃出了战壕。
这样的冲锋对于已经筋疲力尽的敌军而言是非常震惊的,他们马上被打得失去了斗志,纷纷丢盔弃甲往后撤去。
这对于缓解黄得功的压力起到了作用,北面的敌军已经溃败之势,其他的敌军不得不暂时停止了进攻。
魏崇明已经率领骑兵杀入了敌军的核心部位,在他的猛烈攻击下抵抗很快就崩溃了。
此时黄得功也下令反攻,于是整个战场形势变了,左良玉军队久攻不下后被反杀,大军全线崩溃。
这一仗从午后一直打到了傍晚,敌军以惨败而告终,大约伤亡了五万多人,剩下的几万败军急急忙忙坐船撤走了。
黄得功死伤八千多人,魏崇明的新军当然也损失了一些,骑兵约两百人,步兵八百多人。
“左良玉这厮还挺能打的啊?!”
魏崇明不禁感慨起来,原先以为应该挺容易的,没想到还是付出了不少代价。
“左良玉本就是个久经沙场的老军头,不过还是魏将军神勇啊!”
黄得功脸上都挂彩了,手中的剑上还出现了缺口,可见战况的惨烈。
抓来的俘虏供称左良玉其实前天就病死了,带领部队进攻的是他的儿子左梦庚。
黄得功:“魏将军,那我们还要去追击么?”
魏崇明摇摇头:“自古穷寇莫追,经过这么一仗,左梦庚实力大减,而我军如今损失也需要补充,我看日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833406_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