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乡村爱情:象牙山里走出的首富

第二十三章 突兀出现的歪风(5更求..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被王老七这么一闹腾,谢广坤也逐渐清醒过来。

投!

这一万块钱占得股份再少,也必须投!

没人比他更清楚赵玉龙的本事。

三五年时间,就敢要求初期投资二十多万的豆腐坊,发展成价值三百万的企业。

能做出精准规划的人,屯子里只有赵玉龙。

虽然短时间内没有分红,却可以让一万块钱变成更值钱的股份。

六十倍的利润!

换了谁主导豆腐坊的发展前途,他都得必须做这一笔投资。

“哈哈,年轻人,胆子大,步子大!”

谢广坤一拍桌子:“小蒙啊,你这个豆腐坊的股份,我入定了!”

王小蒙兴致缺缺,撇嘴摇头:“广坤叔,赵老师说,豆腐坊要发展,股东不能多。我想了两天,觉得最低投资不能低于五万块。”

被鄙视了?

谢广坤瞪着小眼睛瞅向王老七,希望老七替自己说说好话。

王老七也为难,闺女说的是对的。

和尚多了没水喝。

这是一个自古流传的道理,没道理给自己闺女挖坑:“蒙啊,豆腐坊的事,你和玉龙两个商量着办,我这个当爹的只能给你拿六万出来。”

“还差十四万呢,等赵老师回来,我去问问他会不会投资。”

老爹支持的六万块,让王小蒙看到了希望。

两个大眼睛亮闪闪地看着老爹,嘴角勾起了开心的笑容。

王老七能拿出六万块,谢广坤不奇怪。

村里最赚钱的生意就是山货栈和豆腐坊,自己供出了个大学生,王老七没供学生。

至于老梁的小烧作坊,也就勉强糊口。

山路难走,瓶瓶罐罐的东西运不出去,自然就赚不到钱。

为了不错过投资一万,三五年赚六十万的机会,他做出最后的努力:“小蒙啊,一万块也是钱,大家多凑点,你的钱就够了。”

“谢谢广坤叔,我猜赵老师能拿出剩下的十四万。”

王小蒙这会满脑子都是豆腐坊未来的发展大计,一个劲地翻腾自己的日记本,根本没注意到谢广坤眼神里的哀求之意。

……

赵玉龙两兄弟带着村里两个姑娘进城呆了三天,很快引起了乡亲们的羡慕。

质朴的他们认为,香秀和赵玉龙能结为一对璧人。

赵玉田和刘小英的爱情马拉松,也到了最关键的冲刺阶段。

但,两天之后,闲言闲语在象牙村弥漫。

只要王长贵和刘能出现的地方,总有人远远地指指点点,说他们为了钱,恨不得把闺女送上赵家小伙的床。

更难听是,有人绘形绘色地描绘出了二男二女共处一室的场面。

让八卦之火熊熊燃烧的乡亲们闲不住嘴巴。

偶尔听到议论的王长贵有点坐不住,急忙把电话打到赵玉龙手机上。

香秀委婉地向老爹解释,自己和刘小英住在一起,赵家兄弟分开住。

王长贵才算安心。

想要堵住这股歪风邪气,他觉得还得亲自出马解释一下。

傍晚时分,处理好了棘手的承包合同内容,王长贵赶到大脚超市。

谢大脚斜依在门口有一搭没一搭地嗑瓜子,看到王长贵眉间的忧郁,就知道他在愁什么。

“主任,合同的事忙完了没?路什么时候修啊?”

解决一个八卦问题,就需要折腾出一个乡亲们更关心的内容。

她也觉得今天的风气有点不对劲。

应该是有人故意散播出来的恶心言论,故意搞臭赵玉龙,让乡亲们不敢接近。

谁接近赵家,谁就是要钱不要脸的人。

而修路和招工,是这段时间象牙村人最关心的话题。

修了路,就能爽快地把自家地里产的东西快速运出去卖,不用再等黑心的二道贩子上门来收。

招工,则是提供一个致富的机会。

能活的像城里人一样,准时上班,准时下班,还有钱拿。

是个人人都羡慕的差事。

王长贵不知道谢大脚的计算,皱着眉头应付道:“手续呢都办妥了,现在就等玉龙过来签字,交钱。”

“主任,那修路挣工资的事,到底靠谱不?”

“玉龙是去过首都的大学生,会在这点钱上忽悠咱们吗?”

“据说玉龙办的厂子里面工人工资高,什么时候开始招人呀?”

“……”

果然不出谢大脚所料。

散落在超市门口的老少爷们和老娘们,瞬间忘了关于赵家兄弟的风流韵事。

开始关心即将得到的利益。

听到麻雀窝一样吵闹的声音,王长贵比较头疼。

一边琢磨着怎么替闺女洗清不白之冤,一边应付着各种问题。

忙的不亦乐乎。

<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b.faloo.com/675940_41.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feil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