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无极阁中,徐长卿平躺被五位师父的功力包裹悬浮在空中,全身散发淡淡的金光。
这时元神长老首先问道,“常清,为师问你,何为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此为道。”徐长卿一边分出一丝心神沉入丹田,引导师父们传来的灵力进入苦海被金丹吸收,转化成自身的法力,一边答道。
同时徐长卿也发现,再没有修炼道经的情况下,他只要不动用苦海神力,苦海还是很安静的,并不像开辟苦海时那样异象惊人,这倒让他内心松了口气,不然他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这异变的体质的好。
元神长老回了声“好!”。
接着律德长老又问道“常清,何为反者道之动?”
徐长卿继续答道“反者,返还知道之道也,以眼不视而魂在肝,耳不听而精在肾,舌不声而神在心,鼻不香而魄在肺,四肢不动而意在脾,故曰返还朝元之道也。”
接着又是一位长老问道“人生一世,遇事万千,何以处之?”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曲则全,枉则直!”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努力吸收转化着涌入体内的功力,徐长卿继续答道。
接着和阳长老又说道,“常清,你记着长老的一句话,君子小人,总在一念思量。”
清微道,“常清,你说的很好!”
就在这时,功力也传完了,徐长卿内视感受了一下体内的功力,金丹已长至一转圆满,他相信过不了多久便能进行二转了,而这一会的功夫,已经能抵得上他数月的苦修了。
接着徐长卿行礼问道,“各位师父,为何要传授这么多的功力给弟子,弟子受之有愧!”
“常清,你怎么这么婆婆妈妈的!”元神长老一听训道。
“元神长老,这是常清的一番心意,也是为师们的一番心意呀,你就安心领受吧!”掌门清微一旁说道。
“多谢掌门!”徐长卿心里默默感激的同时,行礼说道。
“嗯!没事你就早点下去歇息吧!”
“是,弟子告退!”
回去之后,徐长卿并未休息,而是熟悉了一下暴涨的功力。
第一次还好说,毕竟是自己修炼得来,只要稍稍熟悉就能够得心应手,加上之前的顿悟,已经差不多能全数掌握了。
这第二次就得好好熟悉一番了,其实他也知道,师父们这次传授的功力其实相当庞大,要是换成他还是当初结丹初期的时候,最少也能达到结丹顶峰,而这就是先后天差距,任你日积月累,也不如人家一朝顿悟,逆反先天。
不过这只是在说质上,虽然吸收转化后,要比他师父们的功力质量高,但是数量上就不行了,所以他的功力还是远远不足的。
这就好比,假如一滴水银换一桶水,水银的质量要比水高,但是在数量上却远远不如水,因为水银只有一滴,而水却有一桶。
还有他师父们只是在给他传功,而不是疗伤,所以心神并没有进入他的体内,自然也就不知道他的功力质量要比他们的功力高的事了。
徐长卿到了现在的境界早就已经能够做到不眠不吃不喝了,正所谓“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
所以他只要打坐练功就可以了。
随着法力在体内运行了几个周天之后,徐长卿也差不多完全掌握这现有的功力了,而剩下的要想做到真正完全掌握,如臂挥使,就是经常使用,日积月累的水磨功夫了。
看着功力掌握的也差不多了,徐长卿一掐剑诀,默念了句,“出鞘!”
只见他丹房一侧墙壁上挂着的建言剑,自动出鞘飞到了他的面前,伸手一手捧着剑柄,一手捧着剑身,将之平放在两腿之上,而后用法力将长剑包裹住温养,接着以心神为火,以自身意志为锤,一寸寸的开始了对建言剑的锤炼,也即洗炼。
剑本凡铁,因执拿而通灵,因心而动,因血而活,因非念而死,御剑之术,在于调息,抱元守一,令人剑五灵合一,往复循环,生生不息…
这是蜀山御剑真诀中的御剑术的口诀,也是蜀山的养剑之法。
养剑之法,在于使得用剑之人与手中之剑更加契合,运使之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不过现在徐长卿并没有用蜀山养剑之法温养洗炼建言剑,而是用的他剑仙传承,法剑之中对剑器的温养之法。
剑仙剑器养剑之法,在于以自身之气对长剑进行温养擦拭,而后以心神为火,意志为锤,对剑进行锤炼。
长期以此法温养洗炼剑身,不仅能够使剑器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694205_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