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抗战:率百万红警东南亚建国!

33:缅军上套!20万大军被围,史上最大伏击圈!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消息很快传回到了瑛缅总督府,

史密斯总督吓了一跳,他没想到,开战才一天时间,克钦邦大部分领土陷落,2万101特遣队也被全歼.....

现在.....楚云的部队更是挺进了密支那县.......

“该死的!辛瓦那真是个蠢货,这群克钦族人,简直就是废物!”

拥有鹰式装备的101特遣队,不到三个小时,被楚云全歼,

克钦族不是废物,是什么?

生气之余,史密斯还是第一时间下令,要求缅族民盟武装和其他派系联合部队去救援克钦邦,

于是乎,缅军临时组成了20万救援大军,从实皆省朝着克钦邦进发,

...................................

掸邦前线司令部,

“报告司令!好消息,前线传来捷报!”

“第二师师长宋嘉刚刚发回来急电,他们已经攻入西明,进入密支那县北部!

“第一师的卓大褚,也发来电报,拿下奠边地带,正朝着密支那东部挺进!”

“帕敢铁矿也已经被我们占据,大批量铁矿正通过卡车,运往我们的掸邦军工厂......”

“密支那县已经被我们团团包围,只要我们稍微用点力,陷落就是时间问题......”

听完情报人员的汇报,楚云起身来到了地图面前,

他观察着缅国的地形,道:

“克钦邦12万人,现在只剩下5万人龟缩在密支那县内等死!”

“这种情况下,缅国各派系和瑛缅总督一定不会坐视不理,他们必然会抽调不低于十五万的援军经实皆省的麦坎县进入克钦邦.........”

“我意,克钦军已经是我们的盘中餐了,不必把过多的弹药和兵力浪费在他们身上!”

“不如集中优势兵力,在杜勒,莫因,莫纳一线设伏,将敌人的援军全部歼灭!”

“到时候......克钦军一听到援军被歼,自会不战而降......”

话音刚落,

一个作战参谋紧急从外面跑了进来:

“报告司令!前线急电!”

“缅国各派系总计集结了20万大军正在进入实皆省北上,领兵主将是缅族民盟首领盎山和约翰牛国少将参谋长切尔西,”

“看行军轨迹.....他们应该是打算救援克钦邦.......”

正如楚云预料的那样,缅方派了20万大军前来救援!

他没有犹豫立刻,下令道:

“电令谭易的第九师,遇到敌人大军之后,佯装溃败,撤退到杜勒山后方!”

“命第2师,第3师,第4师调离密支那北部包围圈,沿着实皆省的孟莱,孟艺两县,急行军迂回绕到莫因东部设伏.......!”

“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击!”

“另外,给卓大褚发电报,电令,15日拂晓前不惜一切代价,往南部急行军,拿下杜勒周边高地。”

“同时,还要秘密绕至敌人后方,把伏击圈扎紧!”

“第6师,第7师,以及地8师的一个团,星夜抹黑前进,从侧翼迂回穿插,拿下莫纳周围县城和要点........”

“告诉他们,不要节省弹药,在今晚把三天弹药量全部打光。“

“让将士们吃饱喝足,放开了打!不要担心后勤补给。”

参谋长刘应闻言,神情有些激动:

“司令!您这是毕其功于一役,打算在杜勒,莫因,莫纳一线,将缅国的二十万援军全部歼灭?”

“乖乖!这步棋走的忒大胆了吧.......”

按照楚云的部署,总计8个师分四个方位,将缅国20万大军团团包围,

可是......楚云的8个师,才12万人!

12万去包围20万大军,实际上是很难把20万人吃掉的!

但是......楚云的12万人,装备精良,弹药充足,火炮比例高,

靠着武器优势,倒是有很大的几率,将其全歼!

赞叹楚云大胆的同时,刘应皱起了眉头,提醒道:

“司令!这样部署的话,密支那县就剩下了一个12师外加一个团驻守,总计不到2万人,会不会有点太少了?”

“毕竟密支那县的克钦军还有5万多.....我担心,我们在南部伏击缅军之时,这5万克钦军丛后方袭扰我们.......”

楚云解释道:

“不会,失去了101特遣队的克钦军,装备落后,火炮不足,战斗力低下,根本不可能是我们12师的对手.......”

“况且,101特遣队被全歼之后,克钦军早已被我们的火炮规模,吓破了胆,只要持续对密支那县进行炮击,我保证......他们连城都不敢出!”手机支付宝搜索P2zPYPB74GJ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双11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bkb13lYsLPg$,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双11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UANeFApAs8a1nuds¥,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b.faloo.com/1456390_33.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feil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