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十一年
奉天殿。
此时的朱元璋已经到了薄暮之年,太子朱标薨逝,功臣武将也让他杀的差不多。
但是,更让朱元璋感到伤心的是,老二和老三,也莫名其妙的病逝,这让老朱内心更加躁动。
因为无论是太子朱标,还是秦王和晋王,他们的死,都非常的蹊跷!尤其是秦王,是被府里的人下毒致死的。
就在这个时候,天空中出现了两道天幕。
这两道天幕相当的神奇,即便是在室内,抬起头,也能够清楚的看到!
左边的天幕出现了一行字:清修史书对大明的记载!
右边的天幕也出现了一行字:后世通过明实录,以及私修史书进行的阴谋论!
老朱看到这两个天幕,震撼的久久不能平静。
“二虎,你看!咱是不是眼花了?”
老朱揉了揉眼睛,对旁边的锦衣卫二虎说道。
二虎也是被震撼到愣了许久,赶紧回头:“陛下,您没眼花,臣也能看到!只是,这清修史书,难道说,大明之后的王朝,是大清吗?”
这下子,可是将二虎给吓坏了!
虽然说王朝的更迭是历史的必然,可是老朱还在这呢!
果然,老朱面色一变。
…………
永乐十三年,朱棣让老二朱高煦监国
可惜,在朱高煦的监国之下,弄的一塌胡涂!
朱棣大怒,来到了身穿蟒袍的朱高煦身边,厉声质问:“山东,河南,为什么有旱灾?永乐大典,为什么停了?你让我下去怎么见列祖列宗?你看看你,尖嘴猴腮,哪有一点点的帝王之相!”
面对朱棣的训斥,朱高煦不干了:“山东河南旱灾,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尖嘴猴腮,我没有帝王之相?
我们全家造的反!下去就能见列祖列宗了?就算是你把永乐大典修成古今第一奇书,后世也不会承认,你是顺位继承的!”
朱高煦一撂挑子,脱下蟒袍,给朱棣甩脸子。
朱棣被气的不轻,就在这个时候,朱棣这边,也出现了天幕。
只见朱棣缓缓抬头,望见如此异象,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果然,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啊。”
…………
正统十四年,朱祁镇在王振的鼓动下亲征。
而此时,明军正驻扎与于土木堡。
“王振啊,你说这小小的瓦剌,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胆子,竟敢伤害我朝臣民!”
朱祁镇正坐在营帐里面,脸上写满了骄傲。
“是啊,皇上,若是不给他们点颜色瞧瞧,他们还真把自己当个人物了,我看啊,他们还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此时正在正统皇帝身边谄媚的王振,也是笑嘻嘻的答到。
王振的话让朱祁镇心里好受不少。
说实话,虽然自己此次出征,为的是大明之威严,正当的很。
不过,一想到大臣于谦,每每在朝廷之上劝解自己。
正统皇帝都是有些不太理解的。
为什么大臣们都听信于谦这个家伙,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大臣。
反而没人支持说实话的王振,还有无比尊贵的自己呢。
“王振啊,今日天色已晚,我军先行驻扎在此,明日出征,必将大破瓦剌!”
英宗下定决心道。
“皇上说的是啊,您亲自出征,正如先帝和太宗皇帝啊。”
正当二人谈笑风生之时,驻扎的兵营之外,也出现了十分炫彩的天幕。
这倒是让本就心有芥蒂的英宗有些犹豫了。
“这是什么东西!难道是瓦剌在做什么障眼法的手段?”
朱祁镇整个人都是有些不淡定了,只见他的身体都是向后仰了一下。
王振则是赶紧搀扶住英宗,尽力的找补这。
“呃,陛下,这情景,明显就是天助我大明啊,这是祥瑞!”
其实,太监王振也并不是特别的了解。
不过毕竟是他鼓动英宗亲征的,所以他自然是不能打起退堂鼓。
王振很清楚,要是他先怂了,那可是不行的。
作为主张进攻的人先退缩,那就不是要被问罪这么简单的事情了。
听的迷迷糊糊的英宗也是将信将疑,暂且看了下去。
二人这才发现,这并不是什么障眼法。
而是在播放着有关大明的记载。
好像还是有关于太祖爷爷的事情!
……
崇祯十七年。
“承恩啊,你说我这一生,自毁长城也好,刚愎自用也罢,朕要做中兴之主,不料成了亡国之君!”
此时的崇祯皇帝正郁郁不乐,满脸的愁苦。
“陛下,这……”
见到崇祯帝这副模样的王承恩,也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1445850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