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内苑。
太子朱标下了早朝,便回来歇息片刻,顺便看看朱雄英。
“父亲!”
一个约么六七岁的孩童,在一群太监的簇拥下,欢天喜地的朝着朱标跑来。
“哎!”
朱标开心的答应一声,将那名孩童揽入怀中,高高的举了起来。
这个孩童便是朱标的嫡长子,朱元璋最看重的孙子,朱雄英。
朱标笑着问道:“今日有没有乖乖听你娘的话?”
未等朱雄英开口说话,一道娇声娇气的声音迎面而来。
“殿下,雄英每天都很听话。”
来人正是太子妃吕氏,一手拉着一个孩子。
左边那个较大的孩子是朱允炆,右边那个较小的是朱允熥。
自从朱雄英的生母常氏死后,吕氏便被扶正,成为太子妃,也成了朱雄英和朱允熥的嫡母,负责抚养包括朱允炆在内的三个孩子。
朱标放下朱雄英,看着吕氏笑道:“这些日子,孤在外面比较忙,多亏了你在家里照应。”
吕氏摇摇头,“殿下说的哪里的话?相夫教子本就是妾身的本分。”
朱标刚想多宽慰一两句,却见到一个太监走过来,恭敬道:“殿下,蓝玉将军在外求见。”
“好,知道了。”
朱标点点头,转身离开内苑。
他刚一离开,吕氏脸上的笑容便消失了。
“来人,将二皇孙、三皇孙带回去。”
吕氏话音刚落,几个太监奴婢便走上前来,将朱允炆、朱允熥带了下去,只留下朱雄英。
“雄英,跟娘一起去听听爹爹在做些什么,好不好?”
吕氏露出慈祥的笑容。
“好。”
朱雄英不过六七岁,只是个单纯的孩子,而且吕氏是他的嫡母,便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吕氏很是高兴,抱起朱雄英,悄悄朝着东宫前殿走去。
东宫正殿。
一个身材魁梧,满脸络腮的将军在里面低头踱步,他便是蓝玉,常遇春的妻弟,太子朱标的舅舅。
今日一早。
蓝玉收到李善长的密信,里面写着早朝发生的所有事情,并且暗示了白云观和方寒的存在。
李善长不愧是老狐狸。
在书信里面。
他将方寒与太子有意无意地联系在一起。
蓝玉是铁杆的太子党。
一看到方寒这个陌生的名字,竟与太子朱标联系在一起,心中顿时警惕起来。
他是个急性子,一刻都等不了,等看完密信后,便马不停蹄的来到东宫,想要问问到底怎么回事。
“舅舅,一大清早的,你怎么来了?”
朱标大跨步的走进正殿,随意的坐在椅子上。
蓝玉不仅是他的舅舅,更是他的心腹,行为举动自然随和一些。
蓝玉走到朱标面前,直言道:“太子殿下,咱听说最近冒出来个叫什么方寒的,乃是一个妖道,不知有没有这回事?”
在蓝玉看来,任何蛊惑朱标的人,都不是什么好人,只有他是忠心辅佐太子的。
朱标皱了皱眉,“一派胡言,你是听谁说的?”
蓝玉不置可否,“这还用听说吗?如今整个应天府谁不知道?那道士三言两语就能改变上位的主意,不是妖道是什么?”
这话说的倒也不无道理。
朱元璋的脾气,只要早期跟过他的人,基本上都知道。
那就是头犟驴,一旦认准了主意,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胡惟庸的案子,杀了几千人,朱元璋连眼睛都不眨一下。
今日负责此案的官员呈上花名册,朱元璋竟然一反常态,并没有大开杀戒。
这简直就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在蓝玉看来,只要朱元璋认准注意,这世上没有任何人能改变得了。
真急了眼,哪怕是马皇后和朱标,朱元璋照样不认。
由此可见。
这个叫方寒的道士,肯定有不同寻常的手段。
“舅舅,这话可不能乱说。”
朱标警惕的看了看正殿外面,除了几个贴身侍卫之外,再也没有其他人,松了口气,沉声道:“方道长乃是得道的小神仙,爹和我都很器重他,你万不可口出狂言。”
蓝玉整个人都傻了。
他还是第一次见朱标这么慎重谨慎的对待一个人。
甚至那人都不在现场,朱标话里话外,都是极力维护。
但这也让蓝玉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作为铁杆的太子党,公开支持朱标几十年了。
连他都没有被这么慎重对待过,那个叫什么方寒的,他是老几?
蓝玉闷声闷气的说道:“也就是说,真有这么个人。”
朱标也很干脆的点头道:“不错,此人就在牛首山,白云观修行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1309259_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