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我是李承乾,请陛下称太子

第二十一章 公共场合,你要称太子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宋仁宗与明孝宗。

宋仁宗那乃是宽仁呐,完全就是懦弱。

明孝宗也一样,对文官基本上是放纵自流。

相反,真正意义上将明朝从大明战神朱祁镇手里挽救过来的皇帝,是明宪宗朱见深。

没有这位爷,只怕满清要提前一百年崛起了。

但是看看明朝的历史,对明宪宗的描述显然是抹黑居多,特别是其与万贞儿万贵妃之间的爱情方面。

以至于后世的乾隆皇帝见了这些猫叔都要替朱见深与万贵妃打抱不平,要知道朱见深可是将乾隆的老祖宗给犁庭扫穴了的,这仇其实相当的大!

回到李承乾这里,李世民真有史书上写的那么完美无缺?

其实仔细探究李世民的一生就会发现,他之所以被儒家那么看重,就差没有被夸到天上去,除了他本身确实实力与功绩过硬以外,就是因为他事实上一生都在儒家的条条框框里没有超脱出来。

相反那些真正意义上在历史上做了一番前人未曾做到过的事情的帝王,基本上名声都不太好。

从秦皇汉武,再到明太祖朱元璋,再到朱棣,再到雍正帝,基本上都是这个套路。

事实上,如果说李世民的功绩真的很大,那么刘秀难道就比他差很多么?

仔细想一想,李世民与刘秀的风格是不是也格外相似。

同样的完美了,同样的符合传统儒家的利益与价值观。

可是仔细想一下下,从后世的角度而言,刘秀与李世民相比于秦皇汉武而言,是不是感觉又差了那么一点点东西?

那就是——开创性!

一个帝王,对外开疆扩土,对内安定天下,这自然是评价其历史地位极其重要的一环。

但是华夏的帝王除了是统治者,更是这个族群的领导者啊。

作为带领着华夏民族前进的存在,其对历史的开创性也是绝对不能被忽视的。

而事实上,华夏民族到后来之所以慢慢地落后于西方,不正是因为越是到了封建帝制时代后期,华夏的开创性就被磨灭的越多了么。

所以我们有时候之所以对李世民有些不满,正是因为感觉他其实能够做的更多更好,可是他却总是在妥协。

对世家门阀妥协,对儒家门徒妥协,对吐蕃妥协。

但是尽管如此,李世民依旧可以说是华夏四百多位帝王之中,综合实力最强的存在。

其创下的丰功伟业,也的确足以让大唐历经万世仍旧是华夏历史王冠之上,璀璨至极的一颗明珠!

事实上,论开创性与斗争性,历史上被我们一直认为懦弱无刚的李治反而比李世民做得更多一些。

也正是在李治与武则天两口子不遗余力地打压之下,世家门阀的势力才大为削弱,如此才有后来的开元盛世。

只能说,任何一个朝代想要强盛起来,就必须出现一个甚至于多个敢于冒着被史书批判而做事的帝王。

历史,总归是复杂的。

……

“表哥,是我!我是长孙涣呐。”

眼见着李承乾一副你们必须给我一个交代的姿态,原本躲在一众太学生身后的长孙涣此时只能硬着头皮站了出来。

此时的长孙涣也是忍不住地在心底里破口大骂。

来的时候,这些家伙们纷纷起哄,说自己虽然是外戚,但是到底是太学生的一员,怎么能够不来呢。

结果自己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来了。

等到来了宫门之后,这些人也没有尊自己为主的想法,一个个开始各行其是起来。

结果现在眼看着事情有些兜不住了,就示意自己站出来顶雷,合着自己就是一个大怨种呗?

而另一边,长孙无忌看到长孙涣就这么直接站了出来,顿时气急。

长孙家这是后继无人么,他长孙无忌那么聪明,怎么生了这么蠢的一个儿子。

你长孙涣现在要做的就是打死不出头。

现在这么站出来,这不是明摆着在以表弟的身份来跟李承乾打擂台么。

关键是你让陛下怎么看我长孙家?

联合外人欺负我儿子么?

果然,长孙无忌此时就看到李世民的脸色有些冷凝起来。

李承乾一看还真是长孙涣,内心不由得冷笑一声。

对于长孙涣出现在这里,李承乾多少是有些意外的。

任何人都能来,你长孙涣却不应该啊。

同时,李承乾也深知,只怕长孙涣内心深处对自己这个表哥并没有什么感情,更没有丝毫敬意。

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解释这个家伙竟然也跟着这些太学生们一起在宫门前逼宫。

在干脆一点说,那就是长孙涣在扬名与李承乾之间,选择了前者。

既然如此,李承乾自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b.faloo.com/1443914_21.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feil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