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邂逅青春

第1章 上学路上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1996年的开学季,石凌满怀着离家第一次的兴奋与忐忑,在父亲的陪同下踏上前往黔省求学的旅程。

那时的国内,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高速公路寥寥无几。要跨省出行,普通人只能选择绿皮火车,乘坐飞机还是比较奢侈的。

石凌与父亲在桂省北市乘车出发,因是始发站,购票相对容易。而到石凌未来的学校所在地凯市,没有直达的列车班次,只能先在中转站匀市下车,再转乘长途班车。光是坐列车就要22个小时,再加上转乘班车也要4个多小时,这对石凌来说无疑是一次漫长的旅程。

石凌父亲(下文统称老石)没有选择卧铺车厢,一方面是为了省钱,另一方面是只有硬座车厢才提供学生票,可以以半价购买。

对石凌来说,这是人生的第一次长途出行,也是第一次乘坐列车,兴奋与期待可以说是充满了他的心房。检票上车找到座位落座后,随着列车缓缓驶出车站,石凌的心也飞扬起来。开始还是充满了兴奋与好奇,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情绪渐渐被平静取代,他的注意力也逐渐被车窗外飘逸的风景所吸引。

偶尔,他会与父亲聊起窗外的风光,评价一二。

老石是位农民,高中文化,对于40年代出生那辈人来说,高中的文化已经算挺高的了,与叔叔合伙开一了个砖瓦窑,靠卖些砖瓦维持生计,但大多时候还是以农业为主。

老石还是一位小村干部,有时会出差在外处理些村里村外的事情,最远也就到过邕市,所以也没有太多的见多识广,对外面的风景和相应的风土人情也没能做出大多的评论。

桂省南方的风景都是一些矮山和丘陵,偶尔透过树丛,可以看到田野与民房零星分布,没有什么独特之处。这般平和静谧的景色,虽然给人一种闲适的感觉,但久了也会觉得有些疲倦单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火车到了邕市,石凌只知道这是桂省的省会城市,石凌从未来过,对这座城市也没有太大的感觉,只觉得周边的树木很多,绿化很好,环境之优美也难怪它被称为“绿城”。

列车在站台短暂停留期间,石凌对站台上来往的人群也产生了兴趣,好奇地观察着,这让他间接有机会近距离感受大城市里人的生活状态。

从邕市上来的人很多,车箱慢慢变得拥挤起来。列车一路向西北,外面的景色变得越来越有特色。远方的山感觉像在平地上立起的一根根大柱子,仿佛平白从地底长出来的一样,很是突兀,围绕山的周边都是农田,田间偶尔也散落些大石块,山都是石头山,没有多少植被。

石凌从学过的地理知识上知道这就是桂省奇特的喀斯特地貌了。桂省的喀斯特地貌占桂省总面积的70%以上。

在喀斯特地貌区,由于地下溶洞、地下河、地下水合成的化学物质的强烈浸蚀作用,形成了奇特的石柱、石林、石峰、溶洞等地貌景观。这些石柱平地突起,形如柱子,根部宽,顶部尖,有的独立,有的连成滩、丘等奇妙的景观。

这让没有见过什么大山的石凌看得兴趣勃勃,这种只有在书中描写过的但未曾真实见过的山峦景象大大满足了石凌的好奇心,也丰富了他的知识面,他利用自己的认知不断向父亲描述自己的所见所想,这让这段旅途显得并没有那么漫长与难熬。

天慢慢变黑了,一路的风景也慢慢隐没在夜色中,中间石凌父子吃了些上车前带的零食水果。到了晚上8点多,列车停靠进了黎镇,这是一个比较大的中转站,从粤省方向上来的车很多都在这里中转。

车门一打开即刻挤进大量的人群,是挤没错,都在挤,看谁能挤,没有秩序,大提小包,拖家带口。

在邕城时虽也有很多人上车,但并没有这么夸张。在列车出发时车厢内已挤满了人,感觉连站的位置都没有,人挨着人。空气也变得浑浊不堪,各种味道混杂在一起,泡面味,各种食物味,汗味,脚臭味......。对此,石凌倒可以理解和接受,从小在家村长大,比这难闻的味道有太多了。

现在车厢中的人各种年龄段的都有,但以年轻人为主要群体。也许是开学季,都要赶去新校报到,因此车上有不少与石凌年龄相仿的少男少女。

发现有些长得特别好看的女孩,石凌会时不时偷偷打量两眼。这种感觉让石凌觉得既新奇又有趣。

其中有一双大眼睛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刚出邕城时石凌与这双大眼睛曾对碰过几次,不是他偷瞄时不小心撞上,就是无意间碰到那双大眼睛向他这边扫来,双方的都是轻轻碰下就慌忙移开,然后装着若无其事。

时间继续流逝,原本还能坐或站的人们渐渐变得疲惫。到了深夜,再也坚持不住,车厢内的人都是坐在地板上,用报纸、小凳子勉强支撑。

本来是三人座的座位也挤着四五个人,大家都尽量让出空间来给旁边的人挤下,真有种患难与共的感觉。列车服务员时不时地推着销售商品的小车在拥挤的过道上来回穿梭,卖的都是些酒水、泡面、盒饭等必需品。每次都引来乘客们的埋怨和低骂,但骂归骂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b.faloo.com/1364011_1.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feil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