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从这个提议来看。
显而易见地,从极端的笼络,直接转为了极端的残暴。
两者皆不是最佳选项!
因此。
嬴政处罚了十八公子胡亥,要他重写十次儒家的《中庸》,意义非浅。
如此。
待到胡亥失落地离开后。
嬴政出声问:“爱卿,朕想了解,你对六国余孽的谏言是什么?”
“陛下……”
赵高听后迅速低头致意说:“关于六国余孽事宜兹事重大,臣不敢妄言,但依臣之鉴,不能轻易斩杀,但也不能随意纵容。要寻找这之间的平衡……即使再召开几次大朝会,怕是也难以讨论出一个明确的答案,所以臣子并没有明确的解决办法。”
赵高能到如今的地位,作为十八公子胡亥的夫子,他不仅熟知律法,对国策也经常有一些特殊的想法。
但是,赵高在法理上并不拥有主动谏言的权利,他只能通过胡亥提交意见给秦皇。
或者像此刻这样,秦皇亲自问起,他才有机会表达。
“确实,找到这样的平衡真的很困难!”
嬴政低声自言,然后他不由自主地说:“若是让江白来处理这件事,他会怎么做?”
嬴政对着赵高指示道:“你去通知蒙毅,说朕给了扶苏一个问题,令他好好筹措。”
赵高低头应道:“是陛下。”
赵高是胡亥的人。
蒙家是扶苏的支持者。
两派分水岭明确,即使是简单的传递消息,也各有各的信使。
接着嬴政亲拟了一份竹简,交给了的赵高……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来源4:http://b.faloo.com/1360274_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