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必会招致有识之士的一片声讨,责骂。”
“得救之道,岂能是杀富济贫?”
韩楚风随口一问:“那得救之道,是什么?”
这一问,倒使智玄大师愣住了。
不过他顿然明白了丁元英“杀富济贫”的用心良苦和讨个心安的来由!
丁元英道:“晚辈以为,传统观念的死结就在一个‘靠’字上。”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上帝,靠菩萨,靠皇恩浩荡......”
“总之就是靠什么都行,就是别靠自己!”
“这是一个沉积了几千年的文化属性问题。”
“晚辈无意评说道法,只是在已经缘起的事情里,顺水推舟。”
“借其他英雄好汉的嗓子,喊上两声,至少不违天道朝纲。”
韩楚风不禁惊叹,好友丁元英竟已经达到如此境界!
智玄大师:“以施主之参悟,心做心是,何来讨个安心呢?”
丁元英:“无忏无愧是佛,晚辈一介凡夫,不过是多识几字的嘴上功夫,并无证量可言!”
“大师缘何为大师?我以为是代佛说话的觉者。”
丁元英这几句话的意思就是。
他知道自己会被明白人指责。
但他想知道,佛会不会骂他。
而他认为,得道的高僧,往往就是代表着佛来说话的人。
故此请教大师。
智玄大师沉思了一会:“贫僧乃学佛之人,断不敢代佛说话!”
“亦不敢妄自称自己是大师!”
“故送施主四个字。”
“大爱不爱...”
丁元英双手合适道:“谢大师。”
智玄大师接着说:“弱势得救之道,有也没有。”
“没有竞争的社会就没有活力。”
“然而竞争必然会产生贫富,等级...”
“此乃天道!乃社会进步的必然代价。”
“无弱,强焉在?”
“一个强字,弱就已经包含其中了。”
“故而,佛度心苦,修的是一颗平常心。”
丁元英拜谢。
韩楚风一直悬着的心,也已经放下。他知道,自己这位挚友,已经问到了他要问的东西。
智玄大师笑着说:“丁施主身上真乃三气居中啊。”
韩楚风问:“那三气?”
智玄大师:“三分静气,三分贵气,三分杀气。”
韩楚风心中一颤,没有人比他更了解丁元英了!
这正是丁元英的真实品性。
他惊叹智玄大师的观察力,问:“十分,还差了一分呢?”
智选大师:“还有一气住于身中,游离心外。”
“乃,痞气!”
韩楚风不禁脱口而出:“绝......”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来源4:http://b.faloo.com/1366868_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