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从中医实习生开始

第2章 四合院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整个四合院坐落于南锣鼓巷95号,位于皇城根以北,东直门以西,鼓楼以东,地坛公园以南。

拢共面积一千五百平有余,二十二户,有男女老少六十多号人。

这是一个标准的三进制大型四合院,据说是清末一位贝子的,解放后,成了人民的大杂院。

经过一通改造,塞入了十几户人家。

首先进宅门左手边是一排倒座房,也称南房,分隔后住着闫家老大和另外三户邻居。

倒座房在古代是下人们住的地方,只因采光不好。

穿过垂花门,映入眼帘的就是前院了,前院狭长,住着三大爷闫埠贵和闫家老二老三以及另外五户邻居。

通过二进门,也称中门,就是中院了。

中院方阔,中间有水龙头洗衣槽,石桌石凳。

左边为西厢房,住着贾张氏,秦淮茹和三个子女。

右边是东厢房,分割成两个独立的开间,一间住着何雨柱的妹妹——何雨水,另外两间住着一大爷易中海老夫妻。

北面正中为三间正房,西边是何雨柱的两开间,并排东边就是李学周的单开间。

在正房的西边,开了一道月亮门,此为三进门。

通过三进门,可以进入后院,后院横长,为一排罩房和花园,还有东西两厢房。

东厢房住着二大爷刘海中家,西厢房是许大茂家。

后罩房,住的就是本院最年长的聋老太,已经八十岁了。

……

“学周啊,你进钢厂顶班的事办得咋样?”易中海一边铲雪一边问。

“要我说,没戏!”何雨柱用力铲了两下雪,接茬道。

这个傻柱,真是人傻情商低,怪不得总被众禽欺负!

“还在沟通……”学周明白有些人纯粹是看笑话的心理,并不是真正关心,多说无益。

易中海看了看学周,张口想说什么,又忍住了。

几个人将中院清理出一条路后,各自提溜着铲子回了房间。

咕咕叫的肚子提醒着学周,该准备早餐了。

凭借记忆,学周打开厨柜,看到了白面馒头,一坛辣疙瘩腌咸菜。

正好,铝锅蒸一下就能吃了。

学周拧开煤炉子底下拔火盖,没几分钟,里面的蜂窝煤球变得通红,把铝锅放上,加入水,放入篦子,然后放上两个馒头,接着盖上锅盖开始馏馒头。

十来分钟后。

铝锅热气腾腾,白雾袅袅。

一股白面馒头的香味提醒着学周已经馏好了。

学周打开锅盖,用两根筷子小心翼翼挑起篦子,放到八仙桌上。

而后,从柜子里取出一两白面,放到碗里加水一点点搅匀后,倒入铝锅中。

两三分钟后。

咕嘟嘟。

水沸腾起来,就要溢锅之时,学周及时用抹布垫着端开,稀饭和好了。

封好煤炉子拔火盖。

学周洗洗手,擦干,然后用一点小磨香油拌咸菜,坐在桌前拿起白馒头就着,一口一口吃了起来。

俗话说,心急喝不了热稀饭,即使在冬天,也不例外。

学周端起碗,一边嘘嘘吹着,一边小口喝。

几口稀饭下肚,终于没那么噎了。

想起自己在蓝星每天早上大肉包子,鸡蛋,牛奶水果一应俱全,李学周此刻的心情郁闷极了。

扫了一眼墙上的钟。

八点多。

该去红星轧钢厂找车间李主任要说法了!

李学周拿起毛线围巾在脖子上缠了一圈,打结,然后取出毛线手套,戴上,关上门,步出房间。

穿过二进门,经过前院,三大爷闫埔贵闪着鸡贼的小眼睛像往常一样问了一句:“呦,学周,这么早?去哪呀?”

“今儿个下雪,路滑,走路慢,想来得个把钟头才能到钢厂,所以,提前一会儿出发!”李学周边走边回。

“你进钢厂顶班的事情进行的怎样了?”

“还在沟通呢……”

“要我说啊,你得跟人家领导表示表示……不然呐,难办着哩……”

“难办也得办,不然,我天天去滋扰他!”

李学周说完,转身大摇大摆迈出了垂花门。

身后的闫埔贵叹了一口气,摇摇头,“不开窍哩……”

……

刚刚见到闫埔贵头顶的情绪值和其他几个一样,都是0/10。

看来,四合院的人都是一样的。

……

出了锣鼓巷,阴沉沉的天空又开始飘雪花了。

眼前这一排排巷子甚是有趣,由北向南,一排排叫交道口头条,交道口二条,交道口三条……直至九条。

穿过几条巷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b.faloo.com/1372685_2.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feil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