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这般找死,大明第一人
【官吏考核自评】
[启禀陛下,臣于洪武三年参加大明首次科考,以举人身份,任雁门县知县一职]
[臣已为官三年,聚财百万,私造豪宅,官商同道]
[……………………]
[臣自知罪孽深重,我乃罪臣,陛下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镇朝纲]
[便以届满考核之机,上书之首,只求陛下降旨斩首]
[如陛下觉得臣不配陛下手书圣旨诛杀,来个口谕也行]
[若能够得到陛下的点名诛杀,臣荣幸至极]
[言尽至此!臣稽首再拜谢!]
[落款:罪臣雁门县知县孟胤!]
洪武六年,三月。
应天府,乾清宫,奉贤殿内。
龙案之上,整整齐齐摆放着好几摞半人高的奏折。
这些奏折不论是封面颜色,还是宽窄薄厚,都是完全一致。
就连封皮上的文字都是一模一样。
封皮上书:[大明官吏考核自评]。
没错!
这些都是吏部监制,专用于官吏考核自评的奏折。
明朝的考核制度分为:考察以及考满两种。
考察就是对所有的官员进行考察,这考察不限于哪一个官员的具体任期。
而考满就是对一个官员而言,在其任职三年、六年、九年的阶段性进行考察。
任职三年考满叫做初考,任职六年叫做再考,九年叫做通考。
而考核最终结果的等级则定为:‘称职’‘平常’及‘不称职’三种。
考核为‘称职’,口头夸奖再升职,回去摆席庆祝。
考核为‘平常’,挨一挨骂就算完事了,回去继续往死里干。
考核为‘不称职’,那就摘掉乌纱帽,回家面朝黄土背朝天。
当然,前提是,还得没有作奸犯科,谄害过百姓,也没有过以权谋私的情况之下。
若捞过百八十两白花花的银子,那就叫家人做好棺材,等着收尸吧。
龙案上的奏折,则都是接受考核的各地方官员的自评书。
官员自评是‘考满’的考核手段之一,但是占比比较低。
按理说,可以出现在老朱办公室,龙案之上的官员自评书,必须得四品官员及以上才有这资格。
但这是自考核制度颁布以来的第一次考满,老朱可以说是相当的重视。
朱元璋对这次考满的重视程度,完全不亚于洪武三年的第一次科考。
原因无他。
这位励志‘驱除鞑虏,光复华夏,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大明开国皇帝。
他深知,此刻的大明百废待兴,与民生息。
他要让这片辽阔的大明再焕生机,重回鼎盛华夏。
而要做到这一点,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更不是他一个人就能去完成得了,还得靠头顶着乌纱帽的大明官吏。
所以,要治理一个国家,这些官吏的行政水平,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奉贤殿内,盘龙烛台之下。
身披龙袍的朱元璋,正坐在龙案前翻看这些官吏的自评书。
洪武六年的朱元璋,虽然朱元璋近五十岁,但依然看上去是一个健硕魁梧的身板。
胸脯横阔,仍有万夫难敌之威风,冷傲孤清却又盛气逼人;蕴藏着锐利的眼眸,凝视着手中的官吏自评书。
片刻后,却有一封令朱元璋双眼瞳孔紧缩的自评书,越看眼中泛红,甚至朱元璋的额头顷刻间跳出了几根青筋,瞬间脸红脖子粗,头顶的怒火直往上冲……
终于。
朱元璋粗暴的合上这份落款为‘罪臣雁门县知县孟胤’的自评书,尽一身的气力,扔出奉贤殿大门开外。
“气死咱了……”
“老子活了这么大半辈子,见过找死的不少,就没见过直接把脑袋伸到咱刀下面的!”
“这是在自首?”
“这分明是挑衅!”
“挑衅咱的龙威啊!死在咱这洪武帝刀下的不计其数。”
“咱要诛你九族!!!”
“!!!!”
在门外候着的黄狗儿老太监,也是被朱元璋这顿时的暴怒,吓得一个激灵,头顶的帽子都掉落在地。
但他断不敢无召就冲进去,只是小心翼翼弯下腰去捡地上的帽子。
就在黄狗儿老太监捡起帽子之时,也下意识看向了离他不远处,那份散落在地面的自评书。
这黄狗儿也想看看究竟是哪位官吏,竟然有如此通天彻地之本领?
写个自评书,还能把圣上气得雷霆大怒。
‘这自评书不尽是往好的写的吗?’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来源4:http://b.faloo.com/1365773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