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儿开心的说道:“云哥哥,准备好了,那咱们出发吧”
就这样李智云和玲儿带着弓箭,背上背篓,然后对爷爷说道:“爷爷我们上山了”
爷爷关心的说道:“小云,玲儿一定要注意安全,小心一点,小云照顾好玲儿”
李智云感激的说道:“知道了,爷爷,我会照顾好玲儿妹妹的”
玲儿也说道:“爷爷放心吧,这条进山的路我都走了好多次,熟悉的很”
走出大门口李智云看到爷爷站在屋檐下看着他们,李智云对爷爷摆摆手说道:“爷爷回去吧,我们去去就回来了,我会把玲儿妹妹平安带回来的,您别担心”
提前做好打猎的准备工作和攻略,玲儿就带李智云进山了,玲儿在前面走,边走边告诉李智云怎么走,进山要注意什么,明显就是山里小灵通,没有玲儿不知道的。
虽然此时正值盛夏,但在山里还是很凉快,温度没有外面那么高,一阵微风拂过,略带一丝丝凉爽。李智云说道:“好凉快呀!”
玲儿笑着说道:“云哥哥,白天还好,等到了晚上山里会很冷的”
就这样李智云和玲儿有说有笑,在路途上玲儿也不断的巧妙的问询李智云的身世,想要打听一下,凭女人的直觉,玲儿就觉得他家室不简单,不是高门大院的普通的下人,因为当时玲儿和爷爷当初救他的时候,李智云穿着华丽的衣服,而且这几天经过交谈,李智云出口成章学识不错谈吐文雅,有时候还能说几句之乎者也的。
这也是因为李智云母亲万氏虽然是李渊的妾,但娘家实力也不弱,也是当官的,这也使得李智云在唐国公府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四书五经,琴棋书画,随不能说都精通,但都会一点。
但由于时局并不明朗,也不知道外界是什么情况,李渊是否已经进入长安城,所以李智云并不想现在告知玲儿自己的身世,过早的知道反而会害了她。
因此李智云只能有选择的,有些不能说的就编一个,玲儿笑着说道:“云哥哥你老家是哪里的呀?”
李智云回应道:“我的祖籍在陇西,后随父母迁居到晋阳,我父亲是当地的县丞,由于跟县令政见不和,备受同僚排挤,因此想要到京城找亲戚活动一下关系,”
之后李智云告诉玲儿跟随父母来长安了,结果很不幸遇到战乱父母都被士兵杀死了。
李智云想到前世的父母,眼泪控制不住的往下流,玲儿觉得是自己的错勾起李智云的伤心记忆,于是愧疚的说道:“云哥哥,对不起,我不该问的”
李智云大大方方的回答道:“都过去了,我们要向前看,好好活下去,也不枉我们来这世间一遭”
走着走着不经意间发现有一只野鸡,李智云便让玲儿别发出声音,说时迟那时快,李智云立马把箭放在弓上瞄准射了出去,一下命中,玲儿高兴的跳了起来,蹦蹦跳跳的去捡野鸡,
李智云箭术相当不错,一刻钟时间便射中三只野鸡四只兔子,也幸亏在隋末可以随便打猎,上山砍柴也没封山一说,并不像21世纪山都成为了风景区,野生动物都受到国家保护不能随意打猎,因此收获满满,这次打猎可以当做半个月的食物,接下来李智云陪着玲儿挖一些野菜。
由于山上没有被开发,一些小路特别不好走,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跌倒,所以李智云牵着玲儿的手小心翼翼的走着,可能灵魂来自二十一世纪缘故,一个十四岁的少年牵着七岁小女孩的手没有什么不妥,也不会有异样的眼光。
可在隋末唐初的时代还是有男女大防的,男女授受不亲,十四岁也即将及冠成年,七岁的女孩子也懂的很多,毕竟男女结婚早成熟的也会早,像唐太宗李世民在长孙皇后十二三岁的时候便成亲了,所以当李智云牵着玲儿手的时候,玲儿有点害羞,耳根子都红了。
可惜此时李智云一直向前看并没有关注到玲儿的样子,走在前面一心看着路面,也许两个人懵懂的情愫在这时便有了。
挖了一些野菜,其中“莼菜”“荠菜”葵菜,还有萝卜,“葵菜”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苋菜,葵菜不仅是人们日常常吃的蔬菜,还能作为一道很体面的菜来招待贵客。“园葵烹佐饭,林叶扫添新。”白居易《醉中得上都亲友书》
至于葵菜的做法,由诗中与“葵”常搭配的“烹”字来看,应该就是类似于现在的炒:用热油略炒过后,再加一些调味料后就盛出。
还有就是“莼菜”出现频率较多,例如“橘花低客舍,莼菜绕船归。””雨来莼菜流船滑,春后鲈鱼坠钓肥”等等。至于“莼菜”的做法,唐人和现代人一样,一般都是做成羹汤。这样口感比较好!
在回去的路上又采摘了一些蘑菇,收获满满,李智云背着箩筐,跟玲儿谈论做什么菜,就这样一路欢声笑语,伴随着微风下了山,回到了住处。
爷爷在门口迎接着他们,说道:“你们两个人终于回来了”李智云惭愧说道:“耽误了一些时间,爷爷让您担心了”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来源4:http://b.faloo.com/1362131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