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将父亲李福所整理好的卷宗,交到刘宇手里。
刘宇翻开一看。
“好家伙,他一个县令,二十年间,敛财六千五百万钱?”
需知一个县令的朝廷俸禄是每年三百石粮食。
换算成钱财,一石粮食也就一百多钱。
县令每年从朝廷那里领到的钱资,大概是四五万钱左右。
正常情况二十年县令,估计能有个一百多万钱。
而这些钱,根本不够买一个县令的三百万钱!
刘宇买官的钱,还是靠着系统给的。
得知韩山敛财之数后,刘宇又联想到韩山和常山王刘暠的关系。
这一下子就说得过去了。
“妈的,真是朝里有人好办事!”
刘宇将卷宗放到一边。
这时候。
李鼎带着赵风进入殿内。
“李鼎(赵风)拜见县令。”
两人毕恭毕敬。
刘宇让春花将卷宗拿回去。
“让李福将那窗户后的钱财、物资一一登记为文字记载!”
刘宇可没有韩山那样的雅兴。
“李鼎,你去全程跟进!”
又派出了李鼎去跟进李福清点之后。
刘宇才看向赵风。
这个被他看好的城门校尉。
“最近这些天,打听到从四处涌来的流民的籍贯没有?”
他问赵风。
赵风回答:“禀报县令,打听清楚了。”
“这些流民是从荆州、扬州一带北上冀州的!”
“其中一部分人留在了邺城。”
“其他人则继续北上,想赶往幽州去。”
“但路过真定县外时。”
“听说真定到处招揽流民,管一日三餐。”
“他们便放弃了继续北上。”
“留在了真定!”
听完赵风的话。
刘宇联想着黄巾之事,便瞬间恍然大悟。
“行了,我知道了!”
城中的流民,本来就是张角的所谓信徒。
准备要被张角当成炮灰起事了。
但这些人并非对张角忠心耿耿。
估计是张角派各地渠帅,允诺了什么好处。
才让这些荆州、扬州民众一路北上冀州、幽州的。
张角的允诺像是画饼,空中楼阁。
相比于刘宇给的实际好处。
这些人已经做出了明智的选择。
“继续加大招揽力度,过程中如果发现有头扎黄巾者加入。”
“务必喝令他们将黄巾摘下,方可进城!”
刘宇叮嘱赵风。
赵风听完,频频点头。
这时候。
府上一名小厮在殿外高升汇报。
“禀报县令,府邸后方墙壁上,突然被人用白土书写了甲子二字!”
小厮的话,引起了刘宇的警惕。
因为刘宇清楚记得。
张角让三十六方渠帅在各地散布起义口号。
让信徒在都城洛阳和各州各郡官府墙壁上,用白土书写“甲子”二字,作为起义后攻打的目标。
“你找几个人,把城中所有墙壁上,写有甲子二字的地方,全都抹掉!”
刘宇让赵风去办这事。
“喏!”
赵风领命而去。
大殿内只剩下了刘宇一人。
这些天来,真定县招收的流民人数可不少。
保不准里面有黄金信徒里的小首领。
因而城中有墙壁刻有甲子二字,也在情理之中。
刘宇现在要做的,就是把潜伏在城中的小首领给揪出来!
...
真定县。
城南。
一处临时的难民营地里。
一座简陋的临时棚子内。
“怎么新县令府邸后方墙壁上的甲子二字不见了?”
壮汉嘀咕一声。
他明明记得自己亲自在墙壁上书写了甲子二字。
而刚才有人向他汇报,说那俩个字不见了。
这让壮汉皱眉不止。
“兴许是被府上的下人做清洁时擦拭了吧?”
有人猜测一声。
“等今天晚上夜深人静时,我再走一趟!”
壮汉点头。
距离起义的日子越来越近。
壮汉作为真定县内的黄巾信徒领袖。
他将新县令府邸,也就是原本的韩家府邸作为攻打的最大对象。
在真定县内,人人知道韩家这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1364787_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