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契鲜红的官印让朱棣不免有些心动,初入北平,北平官员就给朱棣准备了一份大礼,朱棣能不喜欢吗?要知道在南京城的时候,地契还是找自己的死对头胡惟庸一脉要来的,眼下,还未等自己开口索要,北平官员便兴师动众地迎接自己并且送上地契,朱棣对北平不免产生好感。
北平官员们的殷勤让马三保不由地有些不适应,皇子身份虽说在全国都是一把利器,可是在北平这待遇未免有些好到令人头疼了?一时间,他叮嘱朱棣不要马上接下地契,免得将朱棣和北平的官员们变成同一条线上的蚂蚱。
眼看着朱棣虽面露笑容却不接地契,轮到北平的官员震惊了,他们在心底默默地惊讶于这位皇子的谨慎,也感叹朱棣这等年纪遇到大礼如此冷静,佩服于朱棣的心智。
官员们忽略了在朱棣身边那仅仅只有八岁实际年龄已经三十的马三保了,没有马三保的提醒,估计朱棣就要收礼了,而马三保就不同了,经过社会主义的熏陶的他深知送礼人大部分都是有事相求,并不会有人无事献殷勤,不由得有些警惕起北平的官员。
“四殿下,我等也不绕弯了,我等此次送礼也是有苦衷的,我们对四殿下也不熟悉,不知道四殿下是怎么样的人,只求四殿下收礼之后不要对我们有过多的干涉,我们的政府和皇室井水不犯河水,四殿下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好了。”北平知府面露为难之色,朱棣不表态也不收礼,让他也很为难,这块地契是上的地是北平郊外千亩空地,千亩空地若是单买,那可是数千两银两,甚至有钱还不一定买得到。
北平的地契不由地让马三保有些感叹,若是在未来,北平改名北京后,那土地可是寸土寸金,这千亩地契若是放在那个年代,几乎是没有多少人能够买得起的。
“看来,这北平政府的水很深,都不希望皇室涉足,看来是有很多不可告人的秘密,若是你拿了,那就是息事宁人,以后发现了什么乱了国法的事情进行干涉就说不过去了,毕竟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短,若是不拿,估计北平政府对我们的关系会变得很冷淡,这真是一个尴尬的情况啊!”马三保在朱棣的马车内说道,小小年纪表现的老气横秋,不免让朱棣有些哭笑不得,可朱棣仔细思忖,马三保所言并无道理。
眼下北平来的大礼可不是那么好吞下的,千亩地契,做的就是和北平政府各管各的互不掺和,然而普天之下皆为皇土,天下都是大明的,北平特立独行的要求让朱棣有些不适应,可惜他不是朱元璋,若是朱元璋亲自来到北平,给北平知府十个胆子他们也不敢这么干,眼下,他们就是仗着朱棣只是皇子并且不诲世事觉得朱棣是个愣头青这才出此决策。
“地不收呢,咱们未来可就很难获得这么大一块地,嘿嘿,我要敲他们竹竿,让我们拿下北平的这块地契,也要接受北平的政府,管他们!”马三保一想,心生念头。
“知府大人啊,地契我们可以收下来,不过呢,我们是接陛下的旨意而来,我是监察御史马文和,不信的可以送飞鸽去南京城内询问,陛下给我们的任务呢,就是监督北平,不过诸位放心,只要不乱了国法,殿下自然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马三保开口道。
听闻马三保的话,北平知府松了一口气,地契收了,也算是了结了他们的心愿,可是,他们不曾想过马三保在和他们玩文字游戏,在先前他特地摆明自己监察御史的身份,答应拿地契的又是朱棣这一方,这就意味着朱棣收地契的事情关他监察御史什么事情?朱棣不管,他监察御史倒是可以管管。
眼看着北平知府没有发觉马三保话语中的玄机将地契送到朱棣的手上,马三保差点笑出声,北平城门大开,北平知府面带笑意,恭迎着将朱棣的车队送入北平之中。
马车内,朱棣听闻马三保的解释后,更是笑的合不拢嘴,地契在手,就意味着第二个产业园即将落成,这北平的百姓生活质量和营收显然不会比南京城差多少,毕竟也是大明的发展重心,赚钱还是能赚的,只是北平政府官员似乎有二心,让马三保和朱棣不免得有些警惕,一旦地方政府出现问题,这是大明政府最难管辖的,尤其是北平这种经济区,眼下战事在即,北平若反,便是给大明狠狠地来了一记背刺,这也是朱棣为何表面上不参与北平政府内部管理的缘由。
北平城内,百姓们安居乐业,似乎比南京城内还要安详一些,刚刚步入北平,宛若步入一个世外桃源一般,北平城内,期待着糖葫芦的孩童们,茶楼里有唱曲的,来往的行人中不乏做买卖的,都被朱棣的车队给吸引,就在不久前,整个北平都了解到大明皇子朱棣到来的消息,一时间人山人海,挤满了围观的群众,皇子藩王,可能是他们大部分寻常百姓一辈子都见不到一面的厉害角色。
“这北平城的人都没见过皇子,所以比起南京城要热闹许多啊!”马三保忍不住调侃道,因为行人的围观导致车队举步维艰,朱元璋早在北平给朱棣安排好了府邸,府邸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