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深深看了一眼在座位上洋洋自得的方孝孺,在心中暗骂了一句:
真是腐儒!
要不是现在在人家的地盘上,朱棣还真的想要用拳头好好地问候一下方孝孺。
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不就是一些水果吗?
怎么就要赏赐给南越国那么多的东西?!
要是整个大明都像方孝孺这样,别的藩国随随便便进贡一些小东西,就能换取那么多的真金白银。
?那他们大明国库早就空了。
这什么儒家学士,妥妥的一个败家子儿啊。
和朱棣有同样想法的是朱标,此刻他的内心对方孝孺是非常不喜的。
本来有他和四弟在,还有亲都督府李文忠在,怎么也轮不到方孝孺说话。
可偏偏这个时候,方孝孺跳了出来。
说的义正言辞,可他听得去偏偏火大。
只是一些水果而已,顶多再加上一顿饭,那也不能换来那么多的赏赐吧?!
还彰显他们大明的国威?!
他看完全是把他们大明当做冤大头了!
如果说南越国是他们大明的藩国,一直给他们大明朝贡,还能勉勉强强说的过去。
但是南越国狗屁都不是,根本不朝贡,分明是不把他们大明放在眼里。
现在就因为这一丢丢的东西,就要大明赏赐那么多,这不是冤大头是什么?!
这样的事情,,朱栩就曾在他的面前狠狠吐槽过。
说什么藩国进贡的都是他们当地特产的东西,其实说白了,那些东西在当地根本就不值钱,说句不好听的,满大街都是。
他们进贡到朝廷,只是因为中原没有这样的东西,物以稀为贵,所以就显得稀罕了。
可是朝廷为了彰显自己的国威,这个时候总是会赏赐一些真金白银。
和这些藩国相比,他们的中原朝廷才是最实在的人,因为赏赐的东西永远都是最实在的!
完全就是把朝廷当做了冤大头!
甚至朱栩还教导自己,千万不能当那个冤大头。
如果真的想要这些特产,一是可以完全的征服这些国家,把他们纳为自己的领土,二来可以打开贸易,进行商贸。
当时他只是觉得朱栩说的话,有些夸大了。
可是现在亲自经历了,他才发现,真的是冤大头。
毕竟他们当时一路进城,这些水果真的是随处可见。
哪怕这些水果是南越国的特产,他们在大街上随便买一些尝尝鲜,也要不了多少钱。
可偏偏就因为方孝孺的这些话,他又不得不当这个冤大头。
没听到南越国的国王已经在致谢了吗?
这次为了大明,他是真的不得不打破牙齿往肚里吞了。
还黄金千两,绸缎百匹?!
他在听到后,只想骂人。
哪怕一向待人可亲的朱标,此时也是越看方孝孺越不顺眼,心里更是对方孝孺产生了厌恶。
不仅没了君臣之礼,没有任何的规矩,还让他们大明当了冤大头。
而这一切的功劳,都是拜方孝孺所赐!
看来以后,对于这个方孝孺的重要,要好好地斟酌一番了。
方孝孺压根都不知道太子朱标和燕王朱棣的想法,坐在那里,一脸的得意,仿佛自己是干了一件天大的事情,赢了一场胜仗一般。
不经意间,看到太子朱标向他投来目光,心里更是微微的颤抖。
太子竟然特意看了他一眼,肯定也是觉得他是个人才。
估计这次出使之后,有数不清的荣誉和赏赐在等着他。
已经被高兴冲昏了头脑的方孝孺,完全没有注意到太子的神色不对,只是在脑海里幻想着未来他的荣耀和赏赐。
在他们这些儒家子弟的眼中,说句不好听的,君王,就是他们治理天下的工具。
一个国家最好的政治状态,就是君王垂拱,而天下治,那样的君王会被他们定义为圣王。
再说的简单直白一些,君王坐在皇位上什么都不用管,整个朝堂国家都将由他们这些儒家君子来管理治理。
这样的话,天下就会太平,众正盈朝!
而他现在做的,就是这样理想政治版图的一步,用礼来约束大明未来的天子!
酒到三巡,南越国国王在接受到大明这么多的赏赐后,话就不免多了一些:
“太子殿下,燕王殿下,你们要出使震旦国,不过朕听说,两三个月前,震旦国已经出兵边境,要跟蒲甘国交战。
就是不知道现在的状况怎么样了?!”
“出兵边境?!”
太子朱标皱了一下眉头,他们并不知道这些消息,没想到,六弟的速度这么快,竟然又开始打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1327425_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