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
嘉德殿。
朝会即将结束。
刘辩的黑眼圈又重了许多,打了个哈欠:“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老臣有事启奏。”
太傅袁隗握着笏板出列,朗声道:
“朝中有阉宦作乱,天下英雄纷纷请旨入京,正往洛阳进军。”
刘辩事先并不知道。
被袁隗这句话打乱阵脚,习惯性向何太后求助。
“母后,您怎么看?”
何太后早知道会有这天。
或者说,是宋裕早知道会有这天。
因此何太后此时一点不慌,凤眸含着冷光,淡淡道:
“哀家和陛下都不知道,哀家倒是好奇,袁太傅从何得知?”
袁隗早有准备,语气不疾不徐。
“臣正要与陛下汇报此事。”
“大将军掌管天下兵马,兵马调动都要通过大将军。”
“是大将军收到调兵请求,托付臣禀明陛下和太后。”
话音刚落,又有一个大臣站出来。
指着袁隗大喝:“荒谬!袁隗你说假话连颜面都不要了。”
说话之人是皇甫嵩。
何进被勒令闭门思过,兵权暂时由皇甫嵩代管。
对于群雄入京的事,他最有发言权。
被皇甫嵩指着鼻子骂,袁隗老脸挂不住,冷声反驳:
“老夫所言皆是事实,何来假话一说,别以为你皇甫嵩代管兵权,就能血口喷人,老夫不惧你。”
皇甫嵩瞪了一眼袁隗。
也不和他多说,站出来道:
“启禀陛下,臣代管兵权,兵马调动都在臣监管下。”
“近日并未得到群雄入京消息。”
“可见何进早有预谋,其心可诛。”
见战火烧到何进身上,何进忠实小弟袁绍、曹贼坐不住的了。
两人对视一眼,点了点头。
接着熟练地跪到大殿上。
“臣袁绍以性命担保,大将军绝无不臣之心。”
“曹操也愿以性命担保,大将军事先并不知此事,请陛下明鉴。”
有两人带头,偏向何进的大臣们相继出列力挺何进。
和皇甫嵩交好的老臣们,也纷纷出列附和皇甫嵩的话。
一时间,大殿跪倒一片。
所有人就一句话“请陛下明鉴”。
明鉴?
朕明鉴什么?
事情发展太快,刘辩第一次见这种大场面,顿时慌了神。
“母后,您怎么看?”刘辩求助何太后。
何太后瞪了眼刘辩。
果然,还是烂泥扶不上墙。
也许是时候重启练小号计划了。
练小号的事需要宋裕配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大号暂时还不能废。
何太后看向下方的大臣们。
“大将军闭门思过,却与外面牵扯不清,再罚闭门一月。”
“各路人马进京,那就让他们进来。”
“皇甫嵩领兵驻守京师,防止他们生乱。”
何太后清冷的声音在殿中回响。
“太后,不可……”
袁隗还行说什么。
何太后一道目光看过来。
袁隗霎时脸色一白,不敢再多说一句。
皇甫嵩对何太后的决定,也不是很满意,终究还是让群雄进京了。
想要稳定京师局势难度极大。
“朝会就到这里,退朝。”
何太后起身一甩长袖,在一众宫女簇拥下离去。
“臣等恭送太后。”
群臣恭送何太后离去。
而后也不再多留,陆续出了嘉德殿。
刘辩孤零零坐在皇位上,望着空荡的大殿怔怔出神。
“陛下在想什么?”荀彧走过来问道。
刘辩叹了口气:“朕真没用。”
荀彧一听就猜到刘辩的心思。
于是出言安慰:“陛下还年轻,只要励精图治,跟着太后多看多学,总有一天能亲政。”
刘辩心情并没有好转。
“父皇驾崩后,母后像变了个人一样,对朕要求严格。”
说到何太后,荀彧沉默不语。
何太后最近变化是很大,对外手段雷厉风行,威势日益强盛。
而且以荀彧的目光看,刚才看似不轻不重的惩罚,其实两边都没太大的损失,反而激发双方矛盾。
皇甫嵩和袁隗只会斗得更厉害。
此乃权衡之道,最常见的帝王心术之一。
眼看刘辩被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1251558_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