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头,“不借!”
呃……反常,这冷漠姿态太过反常。
好在方景楠也不是全无准备,只见他露出那种颇像个神棍般的神秘微笑,道:“嗯,我有一种独一无二的法门,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与您交换,您看怎样?”
不知不觉间,方景楠对他都用上了敬语‘您’了。果然陈有富眉头动了一下,问道:“什么法门?”
“现在不能说的那么细致,”方景楠道:“简单来说是,我知道一种煤炉的做法,可以保持炉火全天不息,而且还省煤料。”
山西多煤炭,民间日常一般都是以煤炭为燃料,包括军户打铁炼铁也都是用煤,消耗量非常大。
而他们使用的炉子与烧木柴的炉子都是差不多的,每次使用之前,都需要发火把煤炭点着,非常耽误时间,而且一点一灭的,很浪费燃料。
听说是做煤炉,陈有富略显失望,淡淡道:“老百姓什么都缺,就时间多的是,也不怕麻烦,所以炉火不息啥的并不重要。”
跟着他又道:“普通一户人家,每月用煤约半担三十斤,按年也不过六担。而煤炭是贱物,每担要银1钱4分,六担便8钱4分,往高了说,那煤炉可以节省一半的煤料,每户每年也不过省四钱银子。”
陈有富脸上是那种不怎么瞧的上的神色,方景楠却是异常欣喜,他道:“这事可不能这么理解,百川聚可成海,细沙合可断流,一户是四钱银,一百户那就是四十两,万户则是四千两。不说其它地方,单单咱们山西,一百万户总有吧,那就是四十万两了啊!”
“这还只是一年,十年呢,二十年呢……”方景楠越说越兴奋。
陈有富却是没忍住首次用看白痴的眼神看着他道:“难道天下的生意被你一个人做了不成?”
“你那个煤炉需要找工匠做吧,要卖那么多户,得请很多工匠吧,这手艺能不流传出去?”陈有富点了下头道:“行,就算你有法子不外传,别人偷不去,可偷不去,还不能来抢吗?你一流民,我一村里长,保的住?”
方景楠无语了,这年头没专利保护不说,还他妈有恶霸。
这……
“当然了,”陈有富仿佛打一棒又给颗糖一般,赞同道:“若真有这好手艺,先自个儿卖着,保不住时再找个大商人卖了,几百两银子还是好赚的。”
几百两银子也不少了,方景楠喜道:“那你是同意了?”
陈有富摇了摇头道:“没兴趣,还有别的么?”
方景楠沉默了,认真地注视着陈有富,甚至连传说中的微表情观察法都用上了,可一切反馈告诉他,陈有富对此是真的没兴趣,而不是试图拿捏自己换取更好的利益。
一个土财主,竟看不上几百两银子的买卖。
轻叹口气,方景楠决定拿出自己能想到的终极大招,他喝了口茶,慢慢地道:“民以食为天,农以水为先,自天启朝以来,天气反常多变,近几年更是连年干旱,我看村里很多水井都枯了,而我知道一种法子,可以使枯井复满。”
陈有富终于动容了,惊道:“有这般神奇的法门?”
“当然!”方景楠终于有种智商碾压古人的舒畅感,虽说对面仅是个乡下土财主。
“可否透知一二?”
方景楠知道不解释一下,他是不会相信的,在心里拿捏好分寸,便道:“咱们现在打的井都太浅,天气一干便没水了,但是如果往里再多打深一些,那儿水源充足,几乎可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打多深?”
“唔,不一而足,十几二十丈深肯定够了。”
“这么深如何取水?”
“制一圆型空心铁柱,插入水中,我自有法子可以取水,详细那就……呃……不能……”
只见陈有富越听越失望,方景楠吱唔着又感不妙,果然,陈有富叹道:“一口井最多浇灌二十亩,每亩产粮一石,抽取一斗,二十亩便为二石,可得银二两。”
方景楠听完本想说,那也不错了呀,两千亩田地不就有二百两银子了嘛。但看到陈有富失望的脸色,方景楠选择了乖乖闭嘴。
陈有富接着道:“先不说打一口十几丈深的井需要多大劳力,单就那么长的空心铁柱,铁料钱就需要二十两。”
……
……
方景楠彻底没话了,这两个法子,已经是他近两个月绞尽脑汁想出来的尝试着能做出来的小发明。几乎就是他的极限了。
这时代大的消费很简单,无非是衣食住行。
顺着这个琢磨,能弄出来并且有用的,也这样了,方景楠已经黔驴技穷,他甚至开始恼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