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庸的周幽王采纳了虢石父的建议,马上带着褒姒。”
“由虢石父陪同登上了骊山烽火台,命令守兵点燃烽火。”
每当到了这个时候,刘岁和的语气就变得激昂。
“一时间,狼烟四起,烽火冲天。”
“各地诸侯一见警报,以为犬戎打过来了,果然带领本部兵马急速赶来救驾。”
“然而……”
语气恢复正常。
“大军到了骊山脚下,却连一个犬戎兵的影儿也没有。”
“只听到山上一阵阵奏乐和唱歌的声音,一看是周幽王和褒姒高坐台上饮酒作乐。”
“周幽王派人告诉他们说,辛苦了大家,这儿没什么事。”
“不过是大王和王妃放烟火取乐。”
【九条沙罗: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荒泷一斗:当老大的,玩弄小弟,这个不是男子汉该有的行为】
【神里绫人:荒泷兄说的不错,军国大事当作儿戏,距离灭亡也不远了。】
“诸侯们始知被戏弄,怀怨而回。”
“褒姒见千军万马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如同儿戏一般,觉得十分好玩,禁不住嫣然一笑。”
“周幽王大喜,立刻赏虢石父千金。”
“周幽王为此数次戏弄诸侯们,诸侯们渐渐地再也不来了。”
【阿扎尔:愚蠢的君主】
【迪希雅:难得认同教令院的话。】
【钟离:周天子统治来自诸侯,以普遍理性而论,当诸侯不在信任周天子的时候】
【钟离:换个说法,当周天子失去公信力的时候,周天子的统治将不复存在】
【温迪:庞大的帝国瞬间瓦解,碎成一片】
“周幽王为进一步讨褒姒欢心,又罔顾祖宗的规矩。”
“废黜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册封褒姒为后。”
“褒姒生的儿子伯服为太子。”
“并下令废去王后的父亲申侯的爵位,还准备出兵攻伐他。”
“非长立幼,本就大逆不道,违背礼法。”
“周幽王还想斩草除根,申侯怎能不愤怒。”
“再不济,他申侯也是一方诸侯。”
“得到这个消息,申侯先发制人。”
“黄帝历一千九百二十七年申侯联合缯侯,及西北夷族犬戎之兵进攻镐京。”
“周幽王听到犬戎进攻的消息,惊慌失措,急忙命令烽火台点燃烽火。”
“烽火倒是烧起来了,可是诸侯们因上次受了愚弄,这次都不再理会。”
【迪卢克:……】
【钟离:呼!】
【神里绫华:……】
结局如何显而易见。
“烽火台上白天冒着浓烟,夜里火光烛天。”
“可就是没有一个救兵到来,使得周幽王叫苦不迭。”
“镐京守兵本就怨恨周幽王昏庸,不满将领经常克扣粮饷,这时也都不愿效命。”
“犬戎兵一到,便勉强招架了一阵以后,便一哄而散。”
“犬戎兵马蜂拥入城,周幽王带着褒姒、伯服,仓皇从后门逃出,奔往骊山。”
“途中,他再次命令点燃烽火。”
“烽烟虽直透九霄,还是不见诸侯救兵前来。”
“犬戎兵紧紧追逼,周幽王的左右在一路上也纷纷逃散。”
“只剩下一百余人逃进了骊宫。”
“周幽王采纳臣下的意见,命令放火焚烧前宫门。”
“以迷惑犬戎兵,自己则从后宫门逃走。”
“逃不多远,犬戎兵又追了上来。”
“一阵乱杀,只剩下周幽王、褒姒和伯服三人。”
“他们早已被吓得瘫痪在车中。”
“犬戎兵见周幽王穿戴着天子的服饰,知道就是周天子,就当场将他砍死。”
“又从褒姒手中抢过太子伯服,一刀将他杀死。”
“只留下褒姒一人做了俘虏。”
“至此,西周宣告灭亡。”
“此时,诸侯们知道犬戎真的打进了镐京。”
“这才联合起来,带着大队人马来救援。”
“犬戎看到诸侯的大军到了,把周朝多年聚敛的财物一抢而空,纵火退却。”
“诗云:策马狂奔数千里,将士心寒君王教。”
“国都宫殿在眼前,风平浪静无硝烟。”
“诸侯相觑无头绪,原是天子为戏之。”
“狼狈相貌苦不堪,仰面朝天长嘘叹。”
“褒姒娘娘一笑之,将士不免心中寒。”
“不知战火真显现,再起风烟无人怜。”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1244728_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