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小叔公,朕求求你当个人

第一章 进京探亲,我侄孙是朱元璋!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启禀少爷,还有三天就能抵达金陵城。”

“皇帝陛下已经准备好在金陵城望江楼接待咱们。”

“您是皇帝陛下的叔公,这次到京城肯定少不了封爵。”

“您年纪虽小,但辈分大,族谱上写得清清楚楚,老奴怕皇帝不认账把族谱都带上了。”

“当年灾荒,皇帝陛下落难之时,投靠过咱们,咱们可接济了他三年粮食。”

“只是此去京城,咱们为何把祖地田产都卖了啊。”

马车的车厢内老管家年伯正在向朱浪禀报。

此时这名约莫二十岁的少年朱浪有些微愣。

他其实一名穿越者,来自水蓝星。

穿越之前他是种花家偏远村镇里,最年轻的书记干部。

当其他村里大学生都去大城市谋生,但他选择留守并建设家乡。

主要工作就是解决村镇三千多人脱贫问题,以及调解各种邻里矛盾,少不了与村民们斗智斗勇。

前不久他想尽办法成功将家乡打造成全省最火热旅游宅基地之一。

还成功吸引了网红主播,以及大批游客。

最终他拉动了村镇经济,村民富到都挺起了腰板,领导也都满意嘉奖他。

没想到,他就穿越了。

如今是大明洪武七年,皇帝是朱元璋。

而原主朱浪与朱元璋是远房亲戚,一百多年前,祖上是同一对亲兄弟。

族谱上写得朱浪是第五代,朱元璋是第七代。

朱浪都不敢相信,他才二十岁,而朱元璋都四五十岁,怎么对方要叫他一声‘叔公’,是不是搞反了。

向祖地老人们一打听,总算明白。

朱浪这一脉是大房,朱元璋这一脉是二房。

而大房一脉,似乎生育有问题,大都是老来得子,并且血脉稀薄。

譬如朱浪他爹,就是快六十岁生的他。

但是大房很早以前就发迹了,许多代之前就成为了地主。

而二房就不一样了,生孩子和下饺子一样,十几岁就生孩子了。

不过二房一直没崛起,世代农民,朱元璋爷爷为了逃难,更是离开了祖地。

这一百多年下来,两家的辈分自然就拉开了。

所以出现了朱浪年纪小,但辈分大的情况。

前不久。

朱浪了解所有情况,下了个决定。

卖掉祖地田产,离开祖地,毅然决然准备进京探亲,投靠这个侄孙皇帝朱元璋。

本来呢,这个家轮不到他做主。

可是一个月前,他父母都纷纷撒手人寰。

于是朱浪继承了他爹的万亩良田,还有几千佃农,以及上百名家仆,数十间店铺。

但他那万亩良田都卖了,换了二十万两银票。

这一次他带着那么多钱进京,就是想要做一番大事业,然后就可以躺平。

...

朱浪这一行人,昼行夜伏,只走官道。

由于车队内有十几车的银票,所以每天只走了二十里。

好在祖地离金陵城不是很远,同时京畿之地的治安还是非常不错。

加上他府上有上百名护卫全都带枪带刀,根本没有人敢惹。

即便有附近官府感觉他们这对人马有些异样,甚至县令县丞之类的地方官带人来调查。

当县令得知朱浪竟然是皇帝的叔公身份,无不是颤巍巍行礼。

那些地方官害怕朱浪在他们的地盘上出了问题,还亲自派官兵护送他们。

皇室中人。

这个招牌响亮的很!

世人皆知当今皇帝朱元璋对官员刻薄,对家人却好得不得了。

朱浪也是冲着这一点,进京探亲。

而且他从老管家年伯那里知道他爹对朱元璋有恩。

夜晚,扎营休息时,朱浪好奇询问打听。

“年伯,你确定说得都是真的吗,我爹真救济了当今皇帝?”

“那岂不是若没我家,就没有皇帝今日成就。”

“这下好了,皇帝说不定给我封个侯爵,但是公爵肯定没戏了,因为我没立什么大功劳。”

“哎呀,这次进京探亲,什么也不用做就可以躺平了,听说侯爵每月俸禄也不少。”

年伯点头说起当年往事,他对二十多年前的那次淮北饥荒简直难以忘怀。

那年江南大旱,千里干裂。

贫穷之家,十之八九全部饿死。

即便是地主之家,也将米缸吃的见底,一下子回到解放前。

无田可种,无粮可吃。

百姓为了求生,互相食子,甚至落草为寇,抢劫地主。

中原大地陷入了动乱之中。<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b.faloo.com/1238868_1.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feil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