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空头部门,批准建立
一听这话,会议室内的众位领导纷纷皱了皱眉头,这种要求他们还是第1次听到。
“各位领导,根据我的观察,李墨和那个叫张麒麟的人,的确有些本事。
他们能在我和李雪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把手铐打开,并且至始至终都保持着临危不乱的心境。
以他们那个年纪来看,这很难得。”
郭子木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这件事情让他一直感到疑惑。
雷克东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声音沉稳的说道:
“现在的情况是这样,文物局方面非常重视李墨手中掌握的信息。
先前李墨所提供的那些文物,已经在整个文物局内,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之所以我们国安办要接手这件案子,就是因为这件案子的性质有些复杂。
不可否认,李墨和张麒麟闯入各个古墓,这的确是违法行为。
但他们却也保护了各种各样的名贵文物,并且最后将其交给了国家,这是大功一件。
同时文物局方面也表示,希望能尽快得到,李墨手中那三十个大墓准确位置的地图。
这对于华夏考古历史,有着至关重要的贡献。
大家对此事,有什么看法?”
对于处长的询问,副处长齐海凝重的叹了口气:
“严格意义上来说,李墨和张麒麟的这种行为,只能褒奖不能罚。
他们保护并上交的那些文物,对于华夏而言意义十分重大。
因此严格来说,他们是大功臣。
再者说,他们能够下墓30座,一定有特别的本事。
这种进度,要远在整个华夏文物考古工作之上。
如果真的能得到他手中的这份地图,其中意义或许比那些文物本身更加重要。”
雷克东听出了齐海的言外之意,思索着反问道:
“所以老齐你的意思是,跟他们进行合作?”
齐海既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只是在慎重思索了片刻之后,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这两个年轻人不一般啊,这些大墓里危机重重,他们能在半年时间内游走于30座大墓之中,并从里面带出最重要的文物,充分说明了他们的过人之处。
虽然我也有点纳闷,为什么他们非要执意建立一个什么风水局部门,但这件事情对于我们来说可操作性其实很强。
堵不如疏,与其费尽心思的让他们配合,倒不如与他们合作,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把这份地图交出来。
届时,地图证明是真的,那就代表这两人确实有远超常人的本事,那就可以给他们安排到文物局,招安他们,给个编制也是没问题的嘛!
但是,组建这什么莫须有的风水局,确实是没必要的,但为了地图,可以先答应着他们。”
齐海的这番话,让在座众人很快便明白了过来。
的确,这件事情对他们而言,其实是可大可小的。
不就是成立一个部门吗?
大不了就给他们一个部门,反正这个部门也没有什么太实际的作用。
到最后是继续发展还是取缔,就是随时可以决定的事情了。
不过答应两人的编制,肯定也没问题的,但前提是文物局的编制,毕竟也和两人的专业对口,但单独设个部门给编制,那自然是不合适的。
雷克东微微皱着眉点了点头,这倒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提议。
在李墨这件事情上,目前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他手中的这份地图。
而李墨先前又多次明确表示,只有同意合作并为他建立一个部门,他才会将这份地图上交。
既然如此,倒不如顺水推舟,也省得麻烦。
“这样,我会先向省国安办提交申请。
如果省国安办的领导批准了,我们就这么办。
但如果他们不同意,咱们就只能再想别的办法。”
雷克东最后敲板了此事,其余参会领导及成员对此结果,没有任何异议。
他们也早已经习惯了,这种非常规的计划提议。
毕竟国安办要处理的事情,大多都是非常矛盾,其他部门很难处理,也不愿处理的。
就比如李墨这件事情,首先可以确认的一点就是,这两位年轻人一定有着异于常人的能力,否则绝不可能在短短半年时间内有如此成绩。
其次他们虽然犯了法,但这个法律的界定又非常模糊,因为他们并没有私吞任何文物,而是将他们保护了起来,避免了华夏文物的重大损失。
严格来说,这是大功臣。
再加上李墨这个名字,现在在连云市文物局,如雷贯耳。
那些权威的专家教授们,迫不及待的想要见上一面,当面表示感谢,李墨做出的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1233060_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