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从朱棣圣孙到万古一帝

第十三章 江南士绅的对策,江南巡..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八百里加急连夜送出,一队锦衣卫护送。

连营门口巡视的汉王跟赵王都有些奇怪。

“老爷子又干嘛?”汉王一脸困惑不解。

“还用想?肯定又是家里的那个小崽子,又搞出什么事了呗。”

“嘿,这个小子跟老大还真是不像啊!你觉得像谁?”

“能说?”

“说!”汉王锤了自己兄弟一拳道:“你给我赶紧!”

“爷爷。”

……

次日的早朝,朱瞻垲还未到宫门口。

就被一个锦衣卫的千户给拦下了。

“监国大人!监国大人!慢行!”这个千户翻身下马,跪到朱瞻垲脚下,从怀中取出一个包裹,双手奉上:“监国大人,陛下让交给你的东西。”

“多谢大人。”

“微臣这就回去复命。”

“千户,陛下到哪里了?”

“禀监国,已经到了大同府了。”

“嗯,你去吧。”

“是。”

千户翻身上马,朝着远处等着他的那一队锦衣卫兄弟们驱马奔去。

朱瞻垲打开包裹一看。

一封信一枚令牌。

裁开信件后一看,朱瞻垲嘴角难掩笑容的道:“好,锦衣卫现在为我所用了。”

随后,朱瞻垲将信给海棠说道:“将信烧掉。”

“是。”

早朝开始。

今日一早,朝会才刚刚进入正题,商量江南税制改革的问题。

却不想,讨论到落实的那一刻。

一个吏部的官员站出来禀道:“启禀监国,江南一带的管理盐税,商税,甚至是监国新提的海关税的官员们,不知道为何,齐齐上表请辞,说他们能力不足,无法担当大任,怕拖累我大明新政,还请监国你另派官吏填补他们的空缺。”

“有奏折吗?”

“有,臣全部详细写在奏疏里了,还有请辞官员们的辞表。”

“拿上来。”

一个太监捧着一个朱红木盘走向这个吏部官员。

官员将自己的折子,还有那些辞表全部放到了盘子里。

太监呈递上来。

朱瞻垲将这些奏折和辞表都一个个打开阅览了一遍。

下面的大臣们神态各异。

有些一脸暗自得意,看好戏的样子。

有一些则是以杨士奇三杨他们为首的官员们,一个个愁眉不展。

至于太子朱高炽辅政监国的他,则是一脸的愁容。

江南一带推广新政,受到了巨大的阻力。

看样子下面开始反抗了!

朱瞻垲一份份的看着,每一个理由充分,毫无罪责。

人家不想干了,你不能拦着。

可是若真的派出新官填补空缺,那将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甚至根本不可能熟悉当地的业务。

这样一来别说新政了,江南一带的治理都得出现巨大的空缺。

这一招江南一带士绅们的联合反抗!

还真是绝妙的毒计!

说是釜底抽薪!

也不为过。

杨士奇此时代表内阁出言道:“启禀监国,新政推行在即,各地都就开始稠密安排,江南更是繁荣之地,每年都是国库税收重中之重,而且即将要到新一年的收税之时,此时若大量调派新的官员,将会出现不容收拾的乱子。”

“杨大人的意思?”

“我跟二位杨大人小声讨论了一下,不如派出一位专员携专察巡抚之责,去到江南监督新政的推广同时,也能了解这些官吏们,到底是何缘故请辞上表,若真是一心一意的请辞,倒是再调派官员前往,再由这位专员巡抚来妥善安排。”杨士奇进言献策道。

朱瞻垲大体计算了一下,不算有品的官员,单单是小吏。

这上面竟然都有统计递交上来请辞的空缺。

七七八八加起来,一共官吏请辞竟然有几百人之众!

还真是为了阻止自己的新政!

——不折手段。

杨士奇的提议朱瞻垲心底里十分认同。

当即就有了一个绝佳的人选。

随即,点名道:“于谦何在?”

“臣在!”

于谦从礼部的官员之中走了出来。

这一位当初被陛下亲自钦点的状元还是有些名头的。

只是向来孤僻,所以不受大多数同僚们的喜爱。

也就被慢慢的孤立了。

现在从人群之中站了出来。

百官们都看着于谦。

难不成监国要点他的将?

杨士奇神情欣慰。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b.faloo.com/1057102_14.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feil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