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俩说话间,陈洛又安排人叫来队里更多处于空闲的系统士兵,安排他们带队训练。
总共也就五十二个新兵,三十多个老兵,教官的数量却多达十五名。
平均五六个人就有一个专业教官带着训练,这进度一下子就快了起来。
在陈洛的安排调整下,先锋游击队的驻地有序流畅的运转着。
电讯班每天24小时值守,接受战情通报记录,负责与上级沟通联络。
这里也是陈洛每天的必到之地,电讯班差不多都快变成陈洛的指挥部了。
孙正义和二十多名轻伤员,在充足药品的治疗下,也都大有好转,逐渐开始归队,为游击队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于建业这边,或许是因为新兵太多。
去时用了一天一夜,可回来却花了五天时间,不过好在安全无恙的回来了。
同时于建业带回了二十二师给游击独立营准备的军装、军旗、军饷等物资。
陈洛获得一套挂着二杠一领衔的少校军官服和一纸正规命令,同时还有巴掌大小的一本军官证,一把勃朗宁手枪和两个7发弹夹。
至此先锋游击队正式更名,全称是果民割命军第一战区,下属二十二师直属游击独立营,算是有编制的正规军了。
有了编制,达成所愿的陈洛,也就不太计较物资和法币军饷这些小问题了。
反正计较也没什么用,还牵扯精力和时间。
陈洛才懒得浪费这个功夫,他的时间可是很宝贵的。
四百名新兵加入,让驻地变得更加拥挤。
小小的十人后勤班,更是忙的脚不沾地,但依然忙不过来。
陈洛不得不安排一些轻重伤员加入后勤序列,将后勤班变成了后勤排。
花费了七天时间才安置好这四百名新兵,可紧接着由两百名基层军官组成的教导营,带着二十二师的正式命令又来了。
后勤排不得不继续开始忙碌,总得将这些新来的都安置好了才行。
于建业这个主管后勤的副营长,痛并快乐着,忙的是昏天暗地却乐此不疲。
而陈洛就头疼起来,令他头疼为难的是,教导营里的军官太多了。
和陈洛同级别的少校有五个,中校也有两个。
其他的不是各级尉官,就是各级士官,军衔最低的是中士。
而且各有各的背景,很是麻烦。
陈洛见到他们的第一面就先来了个下马威,当场确定了从属关系。
接着将除了两个中校以外的其他人,包括五名少校。
全都丢进了密林里的训练营,让他们和新兵们一起进行技能训练。
美其名曰,加深双方默契,增进协调配合力度,方便以后作战。
两名中校则扔到了电讯班,整理情报和地图。
或许是来之前都被交代过,而愿意深入敌后参战,多少也有点真心想抗日的意愿。
因此这些人也没太怎么闹,都乖乖的服从了命令。
于是陈洛就更轻松了,每天花费一半时间在电讯班研究战情通报,以及周围战况和地图。
另外半天则视察训练,将一下琐事记录下来安排给合适的下属。
有这200名军官补充进啦,现在他手下可不缺人用。
不知不觉距离上次作战过去了半个多月,军官教导营也整训了有5天时间,日期来到39年12月10号。
这日清晨,二十二师参谋部,再次发来了催促出兵的命令。
“陈营长,这电报怎么回?连续三天五封电报,再拖着怕上级会有意见了。”
被陈洛安排在电讯班做参谋的两个中校,一个36岁,叫秦明,另一个42岁,叫李兴国。
问话的是李兴国,他年龄更大,做事说话都比较婉转,做人更是滴水不漏,谁都不得罪。
陈洛看了一眼电报,连接都没接。
“他们就是再急,也得让我这边完成整训吧?
难道让我领着独立营这七八百号人,一窝蜂的跑过去送死?
教导营这才过来5天时间,一轮训练都没完成,整编也还没开始。
眼下兵不识将,将不知兵,这种情况下你俩说我怎么出兵?”
中校秦明不满的道:“那陈营长你就赶紧开始整编啊?教导营里最差的也是参军两年以上,经过多次大战的老兵,他们都是有经验的军官,只要完成整编,随时都能带兵作战。”
李兴国在旁边打圆场道:“陈营长也是为了提高兄弟们的作战和保命能力,训练项目你也看了,确实有其独到之处。”
说着又看向陈洛道:“陈营长,秦明他说的也不无道理。
我们都能理解你爱惜士兵的心情,可这上级的命令,我们总归不好一直就这么拖延下去。
你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1210452_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