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重生朱允熥,全网背后献策

第十一章 议储【求评价票、求鲜花..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五人依次站成一排。

分别为徐达的长子,如今的魏国公徐允恭(即徐辉祖,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后,避皇太孙讳,改名徐辉祖)!

长兴侯耿炳文!

淮西老将,武定侯郭英!

翰林学士,刘三吾!

以及开国元勋,信国公汤和!

朱元璋摆摆手,示意几人坐下。

这几人今日傍晚时分,便被朱元璋召入宫中,商量储位之事!

虽然犹豫不决,是立皇孙还是皇子。

但朱元璋本心是倾向于把皇位传给朱标的后人的。

可能是爱屋及乌,也可能是不想违背当初定下的立长立嫡的规矩。

便与这几人商量,由朱元璋出题考察,几人旁听。

之所以选这个几个人?

一是他们之中的几人,虽是太子党,但没有在朱标的儿子里做过选择,属于中立的太子党!

二是如汤和,他完全属于是无党派了!

选他们几人,相对公正!

待几人坐下,朱元璋的目光首先放在了几人中年级最小的徐允恭的身上!

“允恭,你觉得他二人谁比较合适立为皇太孙?”

徐允恭拱手答应,这个问题从刚刚走出来的时候,他便已经想过了。

“臣觉得应立嫡长孙朱允炆!”

“说说原因,别告诉朕,是因为他是嫡长孙!允熥的母亲也是太子妃!”朱元璋这话也就是在这个场合说过。

他相信眼前的这些人,不会将这个话传出去。

意思也很明白,朱允炆、朱允熥享有同等的继承权!

你们给朕讲讲,谁更合适!

徐允恭会意,继续道。

“允炆殿下的回答,更符合仁义君主的行事!

诸王在外掌军多年,且又是皇叔之尊!

殿下又是晚辈,给予身为长辈的诸王一定的尊重和容忍,是应该的!

而且也彰显了殿下宽仁的胸怀,更能服众!”

朱元璋听着徐允恭的话,既没有赞成,也没有反对。

又把目光落在了耿炳文的身上,问道:“长兴侯,你呢?”

“臣更赞成允熥殿下的看法!

国家有法度,才能让天下人臣服。

纵使皇叔,也应当尊崇国家法度,维护朝廷的尊严!

且允熥殿下也并非是不留余地,他给的底线是不能公开违逆旨意。

若有意见,甚至可以入京面圣!

所以臣认为,若允熥殿下为储!

更能令天下归心!”

朱元璋微微颔首,又把目光落在了武定侯郭英的身上,开口问道:“郭四,你呢?”

郭英是老朱的卫士出身,因而老朱对他的称呼,较为亲近。

听到老朱的问话,郭英噌的就站了起来,然后才反应过来别人都没有站着回话,老脸一红,又坐了下去,才道。

“臣,觉得允炆殿下跟合适一些!”

见他停了,老朱又问:“原因呢?你说说理由啊?”

郭英想了一想,道:“臣就是觉得允炆殿下,更有人情味一些!这样王爷们应该会更拥护他一些。”

见他说完,老朱看向刘三吾,问道:“刘先生,您怎么看?”

刘三吾起身拱手,然后才坐下说道:

“臣以为,允熥殿下更合适!

既然制定了律法,那无论是王爷还是臣工,都应该去遵守他!

正所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且臣认为若是一再忍让,反而会让王爷们肆无忌惮!

倒是允熥殿下先小人后君子的作法,臣认为才能让王爷们安享富贵!”

朱元璋目光在刘三吾身上停留片刻。

刘三吾的这番话,若非信得过他,朱元璋险些都会认为他已经和淮西武人们走到了一起。

他那句“一再忍让,反而会肆无忌惮”,虽然是一带而过,没有继续往下说。

但确实说进了朱元璋的心里,让他惊骇不已!

朱允炆的举动,虽然仁义,但确实正如刘所言,这种行为无异于引诱诸王往火堆里跳啊!

老朱认为朱允炆应该没有这么阴险的用心,是无意之举,但这后果却是他最不愿意见到的。

最后,他把目光落在了汤和的身上。

言道:“老哥哥,这事至关重要,可不要再与咱打那马虎眼了!”

汤和没有辩解,自己跑回凤阳老家明哲保身,这些年一直都装糊涂,他可不认为朱元璋会看不出来。

当年自己位居淮西之首,被顶在了风口浪尖,若非朱元璋刻意封侯打压,如今自己怕是与那李善长作伴去了。

自己选择明哲保身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b.faloo.com/1192172_11.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feil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