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卫国看着眼前的张文,手里摩挲着刚得到的打火机。
看来不能用过去的眼光,看待眼前的这个小老弟了。
这个在部队炊事班打杂的小伙,已经今非昔比了。
马卫国从部队转业后,来到了供销社上班。
身为百货大楼总经理的儿子,马卫国受家庭影响,很快就了解了官场的本质。
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敌人搞得少少。
同时他也明白了,人和人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需要交好,有些人需要保持距离,有些人一般对待就可以。
在马卫国看来,原本张文就是第三种人。
看在部队的交情上,马卫国可以免费支援张文一些物资,但没想着把张文拉进自己的圈子。
不过现在看来吗,倒是可以试试。
马卫国把打火机收好,对张文说:“今天晚上,在城东外交部33号,战友聚会。”
“你要是有空,准备一下,我带你过去。”
张文明白,看来马卫国是打算把自己拉进他们的圈子了。
马卫国可以说是干部子弟,又是转业老兵,他们有自己的圈子。
像普通的退伍军人,估计是进不了他们圈子的。
看来是是送的打火机有用了。
张文答应道:“当然有空,我晚上一定到。”
马卫国还要上班,两人没有多说话,寒暄几句,张文离开了供销社。
回到四合院的张文,看着时间还早。
出门定了一批蜂窝煤,之前一直烧的李大妈给的煤球。
眼瞅着就烧完了,总不能还从李大妈那拿吧。
付过帐后,张文花了2毛钱,叫了一辆板车,两人一前一后回了四合院。
给板爷付过帐后,张文给炉子换了蜂窝煤,给茶壶烧上水。
随后进了小世界,看了下,机器人熔炼黄金的进度。
尽管2名机器人的速度已经赶上流水线了,奈何黄金太多,估计还得有个10来天的。
张文在空间里自己吃了一顿牛肉火锅。
之前采购的物资里,酱料,香料一应俱全。
吃完后,张文出了小世界,这时因为炉火生起来了,屋里不再寒冷。
张文看了一会书,定好闹钟,上床睡觉,为晚上的聚会养精蓄锐。
“布谷,布谷…”
张文被座钟的声音喊醒,揉了揉惺忪的双眼。
看下时间,5点了,赶忙起床洗漱。
张文从小世界取了两瓶汾酒,和2斤卤好的牛肉。
出了房门,骑上自行车出发。
张文顶着寒风,一路疾行,到了外交部街33号院。
这地方原来是外交部办公地,前几年外交部搬走后,改成了仓库和宿舍。
马卫国此时正在门口,和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年说着话。
这个青年个子很高,有些微胖,脸上总是带着似有似无的笑容,给人很亲切买的感觉。
马卫国看见张文,把张文拉过来。
给那个青年介绍道:“柳哥,这是在部队认识的小兄弟。”
“现在在红星轧钢厂做采购员,手里有些渠道。”
“我想着带他来见见世面。”
马卫国又转向张文说:“张文,喊柳哥。”
“柳哥好”张文从善如流。
柳哥笑眯眯说道:“好呀,小兄弟今天晚上可要喝的尽兴啊。”
“行了,你们快进去吧,进院往左走,那个大会议室就是。”
“我在这等会其他人。”
随后,张文和马卫国进了院子,柳哥还留在原地,接待后面来的客人。
两人说着话,张文这才了解了柳哥的背景。
柳哥原名柳小军,在外交部工作,是正儿八经的大院子弟。
父辈更是开国元勋。
说起来,他们能在这个地方举行聚会,还是人柳小军的功劳。
张文和马卫国两人,沿着走廊,走了没多远,就看到了会议室。
屋子挺大,将近100平,四个角落都有个煤球炉子,让室内温暖如春。
中间摆了六张圆桌,数十人聚在一块大声谈笑,气氛很是热烈。
马卫国把张文拉到角落里的一张桌子,偷摸的指着众人,大概给张文介绍了一通。
张文一听,果然圈子不同,身份也是天差地别。
自己的采购员工作可以说是超越了大多数人了。
可在这群人面前,显得异常渺小。
这群人真的是大佬多如狗。
商业局,铁路局,市局,市政,人民日报的,甚至还有部委的。
大部分都是二代,还是退伍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1201220_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