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四合院打工

第十九章第一天上班震惊刘科长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走出食堂,许大茂伸出大母指对董飞扬比了比说道:“兄弟哥哥我服气了,今天你把傻柱收拾的太痛快了,哥哥我真是太高兴了回家必须干它三杯,一想到傻柱下车间一个月的样子心里太舒服了,哥哥我在这里谢谢你为我出了一口恶气。”

董飞扬对许大茂说道:“大茂哥这没什么,主要是他做的不地道,自作自受,走去我办公室吃去,顺便喝杯茶”。

许大茂也同意,就往回走不一会就回到办公室。

董飞扬进屋后就把茶泡起,两人不一会把饭吃完了茶也泡好了,然后两人就喝茶聊天打屁,许大茂聊了一会就准备回去了,现在扎钢厂的上班时间是早上七点半上班,当然有半小时吃早点的时间,八点必须到各自的岗位,不然小组长是要记录上报给车间主任的;中午十二点休息吃饭;中午一点半上班必须到岗位,下午五点半下班回家;每星期日休息一天。除了国庆节放假一天,春节放假三天外是没有节假日的,这样的工作强度比现代的996不知辛苦多少,可是大家都没有怨言,因为大家是把自己当做国家的主人,为自己家干活辛苦点怎么啦。

许大茂走后董飞扬靠在办公桌后面的椅子上靠着眯了一会,当听到广播激昂的音乐响起,知道上班时间到了,点上支烟,倒了杯茶喝了下去,一本正经的坐在办公桌后面,今天是他第一天上班,该做的姿态还是要做的。

两分钟后就听到有脚步声传来,董飞扬赶忙起身迎了出去,果然是刘科长和一个女同志,各人抱着一大叠说明书走过来,董飞扬赶忙客气道:“刘科长你把说明书准备好,通知我让我过去拿就行,何必还劳驾你们送过来”。

说完就把两人迎进办公室,两人把说明书放到办公桌上,刘科长才开口道:“厂里有几百上千台机器,这些是我们早上急着整理的一小部分,这部分比较爱出问题,麻烦你先把它们翻译出来,让维修师傅早点吃透,早点把厂子里的难提解决掉,说明书我会一部分,一部分的送过来,还有这些都是属于厂里的机密文件,必须我们两对接,每次都必须我送过来你签收,翻译好的也必须你送给我,我签收,这是流程和保密条例,不能马虎,你要记住了,不然出问题是要负责任的,你记住了”。

说完拿出一张表格让董飞扬签收,董飞扬也逐一确认了,才签上名,然后敬上一支烟,向刘科长说到:“刘科长以后我会注意的,这些说明书我会尽快翻译出来给你送过去”。

刘科长也说到:“你也不要太急,好几年都过来了,也不缺这几天,你刚参加工作,先适应下工作和环境,必竟革命也不是一天就成功的,还是要慢慢来,那样就少出错,你忙吧我们走了,有什么需要和我说”。

然后就带着那女同志走了。

董飞扬翻了下送了的说明书,一摞是俄文的,一摞是德文的。

董飞扬想了下决定先翻译德文,因为德国的机器最大的优点就是精密和精细,德国人比较古板,非常讲究机器的操作规程,操作顺序,只要规程和顺序没有按着来,机器就会出问题,结果大部分都是需要返厂修;其原因主要还是精细问题,和没有多少懂机械的翻译。这是局限性的问题,我们是农业大国,机械这方面新龙国太欠缺了,在这个时代,文盲的比例竟然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还没有系统的教育,也没有引进技术和知识的途径。

新龙国建立开始,以西方丑国为首的工业大国,从各方面对龙国进行封锁,特别是在科学知识、机械知识、还有基础的知识教育上尤其更是全方位封锁,以前还有老毛子的各方面援助,也替龙国培养了不少这方面人才,可是核心技术根本没有传授,再加上两国关系急剧的恶化,把全部援助的人全部撤走,丢下刚刚学了点技术的龙国人,让龙国又回到起点。

其实俄国的机器虽然不够精细,但它的优点更明显,就是傻大黑粗,其意思就是:做工粗糙,动力强劲用处多,容易操作不容易坏。

打定主意,把俄文的收进柜子里,把德文的放到左手旁边,拿出一叠白纸开始工作起来。

董飞扬上一世在现代时空也多少算个学霸,不然怎么能一个人读到研究生毕业,德文和俄文是接触过,也懂只是没太精通,结合前身的记忆也能算是初步精通了,对于这时代的机械原理还有术语根本没一点难度。

再说了不是有外挂嘛,董飞扬也懒得浪费时间和精力,锁上办公室的门,掏出手机扫描一下,简简单单说明书就翻译好出现在手机屏幕上了,照着抄到纸上,在翻译过来的说明书下以自己现代知识的认知,针对重点做了详细的注解和提醒。就这样到五点时已经翻译了十份说明书了,柔了下酸痛的右手,停止了工作。

把今天翻译的对照着做了标注,把没翻译的收到柜子里放好。

点上支烟,倒了杯茶喝下去,慢慢的把烟抽完,然后把办公室的钥匙放到兜里,拿着翻译过来的十份说明书走出办公室,锁上门去一楼找刘科长去了。

到刘科长办公室,把翻译好的十份说明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b.faloo.com/1179883_22.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feil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