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张仲铭来说,月产十万石只是开始。
不过在地盘没扩大前,合适的晶池估计最多也就是这些老头想的数目的一半。
甚至一半不到。
估计在两个月内最多到三四万两白银的收入。
暂且也够了。
下一步得把宁海卫和威海卫还有大成卫,这些沿海卫所的地盘都拿下来。
得感谢大明崇祯年间的乱像,辽西等诸镇的镇将,基本上都形同割据。
家丁和军户,军田,基本上为大将私有。
吴襄在御前都坦然说三百万白银就养三千家丁。
崇祯虽然感觉愤怒,也不相信吴襄说的是真的,感觉这姓吴的是把自己当傻子来耍……但到了这种时候,皇帝早就拿武将没有办法了。
法度行于督抚而不行于诸将,诸将之令行于千,把,而不行于普通将士。
这就是崇祯年间的现实。
朝廷能肆意宰鸡一样的杀督抚大臣,但下旨杀个副将参将,就得谨慎小心,再三部署。
比如孙传庭杀贺人龙,就是小心再小心,生怕引发军伍哗变。
而诸将也是一样,他们处置自己麾下的游击,督司,守备,千总,把总,相对要容易的多。
但若哪个大将突然猪油迷了心,想要严肃军纪,把一群残害百姓的将士行之军法……
那军队哗变是肯定的事了,搞不好连自己性命都保不住。
这就是明末的现状,朝廷无饷,就无法约束诸将。
诸将不发饷,就无法约束军伍。
大家都统统摆烂,就只能越来越烂。
象眼前这几个卫所,明初时五千多人一卫,每个旗军隔五天训练一次,还有专门的操守官兵,日常训练不停。
战斗力强,装备好,一个百户有十个刀牌手,二十个长枪手,还有七十个弓手。
沿海这几个卫,随时能动员出一两万人的大军。
领着他们的都是洪武到永乐两朝的百战宿将。
那个时候的明军是真强,不逊色于汉唐。
但大明的强盛期太短了。
朱棣放纵武将,原本要考封才能袭职,不考封就直接袭武官职位,大量不合格的将门子弟开始窃居高位。
然后军律军纪不抓,武将开始把军人当奴隶驭使,强抢强占军户田亩。
这些在洪武年间掉脑袋的事,朱棣都默许。
这样一来军户开始大量逃亡,训练废驰,武备退化。
永乐初,就有大将丘福和十万大军在草原上被敌人全歼的惨事。
在洪武年间怎么可能?
到土木堡时,距离永乐年间也就不到二十年。
五万明军精锐在成国公朱勇的带领下,被也先的五万瓦刺骑兵全灭。
所以虽然三十万明军全军覆没,主要怪明英宗和王振,但大明军力下降的厉害也是不争的事实。
到了崇祯年间的卫所……
基本上就是一个个大村落和集镇。
但军户毕竟是军户。
组织性和服从度,肯定要比民户强的多。
张仲铭未来不可能靠眼前的三千兵打天下。
兼并四周的卫所势在必行。
那些武官可以名义上保留,如果投靠过来也可以为之所用。
这些在近期内要实行。
不过……
现在最要紧的就是售盐。
“赶紧晾晒打包。”张仲铭对一片欢腾的众人道:“三日后运输售盐。”
张伯堂笑道:“往哪儿卖?”
“要找就找大头,直接去临清。”
附近的小私盐贩子并不少,但最多一年几千上万石的水准。
就算是登州府和莱州府,商业规模也别想吃下这么庞大规模的盐业买卖。
本地能消化的最多一个月几万石。
还是得去临清,然后辐射济南府,东昌府,兖州府等山东诸府。
再有私盐商人贩去河南,河北,乃至湖广贩卖。
这就和张仲铭无关了。
反正临清是现在北方最繁华的商业和转运城市就对了。
扬州,淮安,到徐州,临清,这是北方的沿运河的漕运城市。
可比几百年后繁荣多了。
临清的商业比淮安等城要发达,不逊于扬州。
每个月几万石盐,甚至十万石盐,从临清,德州,济南,加上登,莱等府,连外售山东自己消化,也差不多了。
有不少从淮扬一带运来的私盐肯定会受到严重的冲击,张仲铭当然不会考虑这些私盐贩子的利益。
这帮家伙身后多半是武官和官绅,甚至有亲王府,张仲铭岂会管他们的死活。
“那就这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1178767_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