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社办公室,大家都沉浸在自己工作中。
现在,每天寄来的投稿数不胜数,他们的工作都很繁忙。
审稿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水平好的,得认真的看,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有没有错漏之处?
水平差的,看一眼也是折磨。
其中负责审阅学术稿件的,是杨士奇同乡,吉安士子胡广。
胡广是宋朝名臣之后,学术治家,儒学造诣非常好,所以由他负责学术版块。
而他在审阅到一个投稿的时候,却愣住了。
表情颇为惊讶和怪异。
他对着专心工作的众人说话。
“我收到一份投稿,你们知道是谁写的吗?”
众人看了过去,皆是疑惑。
胡广笑道:“没想到我们报社名气已经这么大了,这才发行了一期,就有朝廷官员来投稿了。”
众人一惊,连忙凑了过去。
“竟有此事,这还是头一遭啊!”
“好事啊,有朝廷官员投稿,说明报社得到官方一定的认可了。”
“我看看到底是谁,若是下品小官,倒也不值得大惊小怪。”
“我们也不必妄自菲薄,现在报纸可是面向全部大明百姓,登报就意味着扬名天下,就算是朝堂官员也会动心的。”
“说的没错,真要说起来,是他们求我们,哈哈哈。”
“别说,感觉还真挺爽的!”
胡广抬手举起稿子给众人看。
脸上颇为得意。
“这可不是下品小官,而是堂堂的六部大佬!”
“礼部尚书,任亨泰!”
“你们说,我要是给他把稿子打回去了,他的表情会不会很精彩。”
“可惜了,这份稿子水平是顶尖的,我没有机会一试了。”
什么!
礼部尚书任亨泰!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本以为捉住的是条小鱼,没想到却是大鳄!
宰相制废除后,六部尚书那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这样的文官大佬,给报社投稿。
哪怕士子们心气再高,也有点绷不住了。
“我的天,我们报社这么有排面吗?”
“才发行一期,就有六部尚书投稿,这要是以后会怎么样,我都不敢想!”
“快看看写的什么,我看瞻仰一下大佬的手笔。”
众人都激动不已。
只有朱标摸着下巴表情怪异。
任亨泰而已,见得多了,倒是不会让他大惊小怪。
他在意的是,任亨泰为什么会给报社投稿。
讲道理,报社才刚刚起步,再怎么样也不值得这样级别的人物垂目。
这还是直接投稿过来,也太夸张了点。
大明的文官大佬们,那都是很注重自己身份的,报纸这种东西,不至于让他们轻易放下身段。
“该不会是老头子让他干的这事吧!”
朱标略微猜测一番,竟然直接猜中了真相。
这也就是他是太子,熟悉官场生态。
不然还真跟他们一样,以为报社入了六部尚书的法眼。
“如果真是这样,那父皇是想让任亨泰说什么呢?”
“我咋感觉,这是冲着主编来的?”
而这时候,胡广已经把稿子放好,供大家观赏。
朱标也就顺势凑了过去。
看了内容之后,他顿时明悟了。
果然是冲着主编来的。
这篇文章,直接点名主题,批评许北的《论王朝周期律》。
文章内容,基本就是任亨泰和朱元璋的那番对话。
但是,却毫不掩饰的对许北进行攻击。
他说许北的文章过于偏激,只讲现实规律,却不讲仁义道德。
他认为,所谓规律,是人参与后的结果。
只要主体是人,那么人就能通过提高仁义道德,使规律往正向发展。
许北刻意否定人的作用,就是危言耸听,蛊惑人心。
只要坚持教化百姓,让百姓树立正确道德观念,自然能延缓甚至消灭兼并。
众人面面相觑。
看了文章之后,他们才明白过来。
感情这位大佬是来打脸来了。
这让他们空欢喜一场。
“那这个文章,究竟是发还是不发?”
“这……还是发吧,难不成还能给退稿吗,这可是礼部尚书啊!”
“这样不太好吧,这可是冲着咱主编来的,这要是发出去,让主编如何自处。”
“是要认真考虑一下,以任尚书的分量,只要他表态了,一定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1179917_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