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渐渐泛起鱼肚白......
攻下邕州城。
狄青浑身浴血,率领部队离开。
到了一处驻地......
他回头看向身后绵延数里的行军队伍,见到了队伍中被押着的几千老人和少年,
询问下属:“他们怎会参与叛乱?”
“回将军,他们被叛军胁迫,故而不得不参与了叛乱。”
“......召他们过来。”
半个时辰后,老年战俘和稚气未脱的少年们,挤在一起,畏畏缩缩地看着面前高大的将军,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知道参与叛乱,等待着他们的只有死路一条,但还是被逼着参与了。
如今被俘,狄青将军的杀伐果断威名在外,他们知道,自己命不久矣。
“乡亲们,我知晓你们来此,并非自愿。”狄青开口了,声音低沉。
“你们都是我大宋子民。皇上派我保家卫国,平定战乱,都是为了你们的安居乐业。”
“如今叛乱已平,诸位回去吧。我自会派人将你们护送回乡。”
“......”
老人们死寂如灰的眼神中,瞬间有了神采,简直不敢相信狄将军竟然会放了他们!
一番抚慰后,狄青将他们释放、遣散。
回到邕州后......
他把数名叛军将领的头悬挂在城下示众,又把叛军的尸体集中放置在邕州城一处的建筑中清点,
叛军尸体中......
有一个身穿金色龙袍的,赫然出现在他们眼前。
部下众人纷纷请示:“将军,那身披龙袍的,一定是叛军头领了。他现在已死,可以和朝廷报告了。”
“是啊,斩获叛军头目,朝廷一定会大大奖赏的!”
狄青心下担忧,说:“没有人知道叛军头领的样貌,你们怎知这不是一个骗局呢?”
“我宁愿上报朝廷说叛军头目失踪,也不敢贸然用一个穿着龙袍的尸体,来欺骗朝廷贪求战功。”
......
回到都城......
赵匡胤对狄青的功劳大加赞赏,下发丰厚赏赐,
有良田百亩,黄金白银千两,玉帛数以万件,百名美妾。
狄青全部婉拒:“此仗能胜,臣的士兵出生入死,功不可没。”
“臣希望皇上能将这些奖赏,全部分发给我的士兵,提携后辈。”
赵匡胤见他几次推辞不受,也没办法......
只得将赏赐分发给出战的士兵们。
......
【事迹3:爱国重义,遭遇挤兑衷心不改!】
“皇上,狄青此人不懂朝政,怎么能够身居枢密使这样的高位?”
“狄青不过是一介武夫,让他做枢密使,是否有些偏颇?”
“大宋向来没有武官担如此大任的先例。让狄青做枢密使,万万不可啊!”
“......”
画面中的赵匡胤看着满朝文官,一个接着一个上奏,让自己不要任狄青为枢密使,也就是国防部部长。
他头疼......
狄青为他大宋立下了汗马功劳,人又衷心,谨小慎微,必不会谋反......
担任枢密使,再合适不过了。
好在最后,还是坚持让狄青做了枢密使,这个足以媲美宰相的职位。
然而宋朝向来重文轻武,
科举出身,入朝当官是最为光荣的人生道路。
文官再小也是爷,武官再大也没有地位。
一日......
狄青过去的老战友,焦用,即将出征。
他看着昔日出生入死的好兄弟,马上就要前往前线,便留他在府中喝酒相送。
然而......就是这短短停留的时间,
让一位看他不爽很久的文官,逮到了机会,
这文官知道狄青和焦用感情颇深,所以派人闯入狄青府中,将焦用绑回自己府内,打算严加审刑,以此报复狄青。
狄青见状,又因为那文官是他的上司,自己不好出手,只能匆匆跟着抓走焦用的那批人来到文官府外,
就算心里焦急不已......
奈何他只是个武官,地位远不如文官,所以他被关在门外,愣是不敢闯进去。
此时又听见府中有人说,要百般折磨焦用,
他急得在府外隔着大喊:“焦用征战有功,是个好男儿!”
墙内文官一听,心里更是嫉妒:“不过是一群莽夫,出去杀了几个人罢了!要说好男儿,我们科举入朝,在朝廷百般谏言,为天下谋福,这才是好男儿!”
说罢,踹开大门,当着狄青的面,亲手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1112467_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