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诈尸破棺,开局抢了徐妙云

第四十九章科举制?举荐制?优缺利..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听见朱元璋的问话。

一旁的李善长等人顿时就一个激灵,回过神来后,却又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回答。

是直言不讳,还是含含糊糊的说。

“陛下……”

“这两种制度都有好有坏……”

看着他们这吞吞吐吐的样子,朱元璋抽了抽嘴角,不耐烦的说道:

“你们都别给咱拐弯抹角的!想说什么都给咱痛痛快快的说,咱不会治你们,大不为之罪的

!”

闻言。

李善长等人松了口气。

也不再纠结了,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

“陛下,这科举制有好有坏,好的就是能够从全国各地来选拔人才,填充朝廷,能够打破官场的阶级桎梏。”

“而且还能推动大明变得更加的繁荣,您别看现在百姓们知足常乐,有口吃的就行。”

“可若是您现在下令恢复科举制度的话,那百姓立马就能变得积极起来,一个个绝对能发奋图强,报效朝廷!”

“而且咱们大明人才济济,说不定真的就有什么旷世奇才,就因为没有门路,才没有办法接触朝廷,贡献力量。”

听着李善长的夸夸而谈。

一旁的朱雄英连连点头。

“那坏处呢?”

朱元璋平静着一张脸,让人看不出他在想些什么。

“坏处就是……有可能中举的都是这种只知道读书的书呆子,他们不知道变通,只知道怎么应付科举的题。”

“而且科举的主考官们,一定不能是各个势力的人,不然很可能就会出现贪污腐败,结党营私的事情。”

李善长毫不客气的将这科举制的好处坏处全都说了,完全就没有隐藏的意思。

毕竟他们现在的生命都被朱元璋掌握着,他们可不能再为自己打算了,他们只能为朝廷打算了!

闻言。

朱元璋亦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韩国公所言,正是他所担心的事情。

之前他为什么关闭了科举?

不就是因为中举之人,几乎全都是这种只知道读书的书呆子?!

这种书呆子,可不是他们朝廷需要的人才啊!

见朱元璋没有表现出,对他所说的话,有什么不满的样子,李善长便放下了心,大胆的继续说道:

“至于举荐制亦是有好有坏。”

“好处便是可以将自己发现的贤良之才,举荐给陛下,免得让他们的能力泯灭在官场之上。”

“可是这举荐制度的弊端就更多了。”

“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只举荐自己门下的文人墨客,或者是自己势力里的弟子们。”

“更有甚者收受贿赂,谁给的钱多,就举荐那个人,根本就不在乎他们的能力和心肠。”

“而且还容易助长他们结党营私的想法,毕竟若都是一个势力门下出来的,那定是会两相勾结,为祸朝廷了!”

一旁的蓝玉几人连连点头。

丝毫没有想过,他们也存在于这些人中。

“唉……”

“你说的没错,各有各的优缺点……”

朱元璋听了李善长的话,幽幽的叹了口气后,便没有再说什么,而是闭目沉思了起来。

雅间内顿时就变得安静起来。

众人们都紧闭着嘴巴,不想打扰了朱元璋的沉思。

而朱雄英却是砸吧砸吧嘴,开始琢磨起来,自己要怎么才能横叉一脚,这个事情。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过去。

刑场上的砍头行为也终于告一段落。

只见锦衣卫们嫌恶的派人将他们的尸体,全部简单的捡起后,连个麻袋都没有套上,直接就扔到了城外的乱葬岗去了。

须臾间。

朱元璋缓缓的睁开了眼睛。

看向了怀里乖巧的孙儿。

他下意识的扬起了笑容,慈祥的问道:

“英儿,听了韩国公的话,你有什么想法吗?”

闻言。

在场众人的目光,全都不由自主的都投到了朱雄英的身上。

而被注视的中心——朱雄英却是昂起头,眨巴眨巴眼睛,犹豫的说道:

“皇爷爷,您真的要孙儿说吗?”

朱元璋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说道:

“说,不管英儿说什么,皇爷爷都不会生气的!”

“好!那我就说了!”

朱雄英从他的身上蹦下来,站在了众人的面前,毫不客气的开口说道:

“皇爷爷,科举制度是没有错的,错的是科举制度的考试内容!”

闻言。

李善长等人俱是瞪大了眼睛,下意识的看向了朱元璋的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b.faloo.com/1157067_49.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feil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