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随身空间从四合院开始

第三十四章 小农技大作用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不过,不管是哪种技术,没有经过实践证明,那都是没有说服力的。

许大茂思考了半天,总结了北平城的各种环境条件之后。

决定将小鸡分辨公母的方法、蚯蚓养殖喂鸡生蛋的方法、温室大棚蔬菜的种植方法、金针菇、茶树菇、羊肚菌的培育方法。

这六种当前最适合上手的小科技,先拿来验证一番,再写成文章。

如今适逢夏季,温室大棚种植蔬菜又直接排除掉。

也就是说当前能马上验证的,就只有小鸡分辨公母、蚯蚓养殖喂鸡生蛋、金针菇、茶树菇、羊肚菌的培育,这五种小科技了。

恰好有两种技术跟养鸡有关,三种跟菌菇种植有关,许大茂在空间中都可以尝试。

而且都是一点就通的小技巧,要验证的话,难度不会太高。

就是不知,这五个小科技的放量够不够上报纸?

嗯,心动不如行动,那就先写一篇试试水。

上面五种小科技中,最容易的验证的自然是小鸡分辨公母的方法了。

如今全世界小鸡分辨公母的方法有很多种。

据说,日本人连专门用于分辨小鸡公母机器都发明出来,但现阶段小鸡分辨公母的准确率还是不太高。

要知道养母鸡是用来下蛋的,养公鸡是用来吃肉的,两者的养殖方向是不同的。

对大型养殖场来说,能在小鸡一出壳就分辨出公母,那可是能省下不少养殖成本的。

所以,小鸡分辨公母对养殖场来说,从来不是个小事。

许大茂现在要拿出的这个技术,在后世只能算是养鸡人的基本常识。

但在如今这个年代,却妥妥的是黑科技,能将小鸡分辨公母的准确率,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九以上。

对比与如今世界上的其他相关方法,那妥妥的是世界第一啊。

凡是能拿个世界第一的,就算是再小的事,那也是世界性的荣誉。

所以许大茂对这第一篇科技文还是充满信心的。

理了一下思绪,许大茂在纸上写下:“在小鸡出壳后,检查肛门内是否有米粒凸起,作为辨别小鸡公母的方法...有凸起的为公鸡,没有的为母鸡。”

一篇文章,当然不能就这么干巴巴的几句话就完成了。

为了体现这个发现的不易,许大茂在文中还添油加醋的给自己安排了不少科研桥段。

比如,是如何对小鸡分辨公母感兴趣的?

答:为了降低养殖成本、节约粮食。

是如何发现小鸡这一特征的?

这个回答就有些令人难以启齿了,答:从其他雌雄动物那启发而来的。

是如何验证这个发现的准确性的?

答:通过对刚出壳小鸡的大量数据统计,证明出来的。

是如何想到把这个事公开出来的?

答:为了给国家节省粮食。

如此种种不一而述。

半个小时后,一篇新鲜的农业科技文出炉。

许大茂从头到尾又检查了两遍,这回他没有再拿去给高大姐过目。

他打算过段时间在自己家孵出一窝小鸡后,便直接投稿给中国农业科技院、北平日报等权威机构。

等造成影响力后,再让其他人知道。

不然,在一天之内连续写出两篇高质量的文章,那不是天才,而是妖孽了。

如今这个时代的大环境,对于妖孽什么的,那是坚决的镇压的。

永远不要怀疑人民铁拳的魄力。

将桌上写好的文章和草稿都收进工作包(空间)后,离下班时间剩下半个小时左右。

瞧着今天主任应该不会来查自己的岗后,许大茂便不打算再在这办公室里耗了。

将桌上东西收拾一番,把工作包留下,提着茶杯,装作出去打水的模样,直径离开了办公室。

嗯,快要下班了,办公室许大茂是不打算回去了。

听刚才张学义那大嘴巴八卦,今天后勤处的李主任似乎又在请客吃饭了。

掌厨的应该又是傻柱那家伙...

现在刚好有空,不如过去瞧瞧,说不定那家伙还在炒菜,自己也能学上两手。

又或者能从大反派李主任那探听点隐秘消息,据说这家伙的后台硬的很。

心动不如行动,没太过犹豫,许大茂转身便向食堂方向赶去。

“来,老赵,多吃点,这红烧肉不错。”

许大茂到达食堂后边时,何雨柱已经把菜都烧好了,小隔间中,李主任正热情的招呼来人吃菜呢。

“何止是不错啊,老李,要不,你就把小何师傅借我们厂几天,怎么样?”那老赵夹了一块红烧肉,放在嘴里,一边咀嚼,一边说道。

“呵呵,老赵这是周瑜借荆州~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b.faloo.com/1054859_34.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feil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