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走出去,上交试卷。
看到这一幕的朱标,脸上多出几分笑容。
“这么快,莫非此人交了白卷?”
作为主考官,李善长不禁有点关注。
科举有人一窍不通,胡写一顿没什么。
但若是有人交白卷,意义就大不同。
白卷,白卷,莫非是表达对朝廷不满?
若非天大冤屈,怎么在如此重要的场合,交上空白纸张。
“过去瞧瞧,不就知道了。”
收归试卷的,负责批阅的,正是朱标的老师。
宋濂。
“宋师,刚才那人可否作答?”
对于他,朱标自然称呼老师。
老先生虽然年迈,却不至于老眼昏花。
立刻就反应过来,“你们说的是甲亥三十二号考生吧。
此人上下二题,均已作答。”
主考官的李善长,顿时松了口气。
纵然事小,但毕竟是第一次恩科。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考试结束,试卷只标注编号,而不写名字。
宋濂组织着翰林院的人,开始了阅卷。
“诸位,首次恩科,意义重大。
务必要优中选优,不可大意。
最后选出三十六分,质量上乘的文章,呈给圣上决断。”
……………………………………………………………………
签约完成,继续日万。
察觉要素,昨天更的少居然也有一万,前几天一万三!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1082604_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