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门。默老道既喜且悲。”
灵剑仙、凌剑仙心灵通透,一听即明,凌道长亦讶道:“老道士得遇仙缘,要入仙门了?”清剑不会无缘无故提起道剑源流,必有缘故,想是飞仙之日近了。
清道长对此却不置一词,洒然道:“道友就座,听老道细细道来如何?。”向白衣童子道:“若初,再上茶。”回头神色自若,又捻捻胡子续道:“老道在玉泉苑辟有洞天。洞天与三位道友的紫竹苑、南湖苑、西溪院各有通连。”
三位剑仙慨然就座,三人齐望着清剑仙,却见清剑仙笑容可掬,和蔼而安详,端坐在案旁。
灵道长闻洞天之言,悦道:“清剑仙开辟的洞天胜境,胜似人间仙府,令我三人留连忘返。”
凌道长却道:“老道士另辟洞天,聚气于玉泉苑,引天地正气来洗涤人心,老道长想有一番作为?”
清道长道:“自云剑仙论剑剑墟,广开道门,天下剑门纷立,也各据山头。从此天下渐分十道,是为关内道、河南道、河北道、河东道、山南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陇右道。再往外便是都护府,安北、安南、安东、安西、北庭、单于等都护府。”
灵道长道:“道门亦有一祖二山三殿之说。它是好事之徒所言,抢夺道剑门正宗之名,以壮大自己声势。”
凌道长道:“祖庭是为昆仑山剑墟,二山有一说是真武山、峨嵋山,另一说是青城山,龙虎山,三殿则为风清殿、雨清殿、云清殿,甚或天玄殿、地玄殿、人玄殿,莫衷一是。”
灵道长道:“不知以心印心,却去争夺玄门正宗,可悲!可叹!”
默道长一直低头沉思,这时抬头问道:“清剑仙的玉泉苑,想在江南道开山立宗。”
清道长微笑摇头道:“天下群雄并起,依山河地势虽划分十道六都护,实际情况却是各据一方,节度使多是名不副实,地方势力胡作非为甚至横行无忌,鱼肉乡民,形成藩镇割据,为祸四方。而天下十道之外,群魔更是暗地窥伺,与鬼妖精怪在天下兴风作浪。”
凌道长豪气干云道:“我等修道之人,为天下十道,遇魔降魔,斩妖杀鬼。”
凌道士说得豪壮,灵剑仙不禁竖起大拇指。
默道长却道:“说到此,默道士尚不清楚清剑仙意欲何为?”
清道长意味深长道:“我想在江南道种下一颗种子。”
灵道长道:“种下种子?哦!我明白了,清剑仙想我等也去种树?”
清道长道:“灵剑仙不愧玲珑慧心,通透清澈,闻一而知三。”长吸一口气道:“我等修道之人降妖除魔,自是本分。于人世之事,无为而治。然人世群鬼妖惑人心,唉!人心亦须净化,更须强健体魄。”
凌道长道:“这是节度使的事。我等世外清修之人,以无为为本,何必再入红尘。”
灵道长却笑道:“你在天下十道斩妖除魔,自个儿乐着,那算是世外事还是红尘事?”
凌道长一笑,并不争辨。
只听清道长续道:“老道士的七护卫梅兰竹菊松桃玉玲珑竭心尽力,已在江南道杀出一片净土,老道士欲在这片净土设立书院,广植道门种子,三位道友以为如何?”
凌道长不解道:“老道士要传道剑法门,玉泉苑便是洞天福地,何必再设书院?”
清道长解释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此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若如此,道门、佛门、儒门、墨门,尽皆是道的化身。甚或是茶道、花道、书道、画道、武道、建筑、机关?等等都是法门。道门以心论剑,尘尽而光生。”
灵道长道:“清剑仙想御尽万法而归于道一?只是学而无涯而生有涯。”
清道长道:“不,非归于一,而是散于众。书院可广设各门学府,广邀饱学之士,谈经论道。道者,平常而已。”
默道长道:“这等长久之事,非一蹴可就,更非一人能为。”
清道长笑道:“默道长说得含蓄,老道是有点意想天开。我本意以江南道为基,种下种子,若能经世济民,富养民力,再从江南道各州县,选拔聪明才志之士入学府深究。”
凌道长道:“听起来倒非不可行。治国如烹小鲜,十年计划,不,百年计划,非急切可得。”
灵道长道:“便在江南道立道府,再逐步实行计划,先成就人,再成就事。”
************************************************************************
若初、南谷二童子进山洞府,领出童子童女,忙进忙出,端出水果、糕点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