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扶苏的一席话,赢贤内心中都忍不住夸一句,可真是一个天资聪慧的小机灵鬼。
这一番言论,在朝堂之上更是掀起了轩然大波。
要知道,如今的秦国朝堂可是有着为数不少的六国能人异士。
当朝的左丞相李斯,便是楚国上蔡人。
其他职位上的非秦重臣也不在少数。
李斯面色惶恐的看了一眼长公子扶苏,嘴角蠕动了几下,终是不敢吐露出一言。
现在的局势有些越发诡异了。
这已经不单单是郑国的这一桩间谍案的问题了。
关于是否重用六国人士,为秦效力本就是一项争论已久的大问题。
往深处说,这甚至是秦国的国本政策问题。
郑国的间谍身份暴露,无疑成为了这个问题的导火索。
大多数人只能看到对郑国惩处的表象之争。
扶苏的上奏,毫无疑问触及了更深层次的讨论。
在这个层面上来说,扶苏看待问题的广度、深度,是其他公子所望尘莫及的。
李斯为首的六国朝臣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无人敢上前进言。
秦国的重臣、公族、权族勋贵,却是纷纷附和。
“长公子说的不错,非我老秦人,怎会对我秦国忠心耿耿!”
“朝中六国的宵小之徒,绝非郑国一人,如不将他们尽数驱逐,我大秦必将受其祸!”
“我大秦人才济济,何须那些怀有二心的六国客卿!”
“臣附议,还请大王早做决断,以绝后患!”
“臣附议,还请大王早做决断,以绝后患!!”
扶苏的话,就像一朵散向火药桶的火星。
朝中秦人纷纷响应附和,一时间朝堂鼎沸。
看着这样的情况,扶苏嘴角微微翘起,很是自得。
其他公子都只看到了事情的表面。
只有自己才真正看透了事情的本质。
区区一个郑国,何劳自己的父王如此兴师动众。
这里面的道道,岂非是自己那几个一根筋的弟弟能看到的。
扶苏对自己提出的建议,很是满意。
不用说别的,现在满朝的附和声便是证明。
本来嘛,六国之间就应该互不侵扰。
各家关起门来,过各自的日子。
这样既无兵祸之灾,又杜绝了无数的阴邪杀戮,岂不美哉!
“不可杀,当重赏!!”
嘈杂的议论声中,陡然响起一声洪钟般的大喝。
.........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来源4:http://b.faloo.com/108184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