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该低调的时候确实得低调,但现在大战才刚刚开始,咱们到不妨多立些功劳,等拿下虎牢关后,在低调也不迟。”
“二弟何出此言?”
戏志才没来之前,曹操就经常跟孙同商量事,虽说很多时候孙同都表现的极为不靠谱,但关键时刻,这家伙却能给出一些很有建设性的建议。
也正是因为如此,曹操才觉得孙同其实很聪明,只是因为自己身手了得,能动手就尽量不动脑,所以才会显得不靠谱。
“咱们出兵讨董,最大的目的不就是打到雒阳,救出小皇帝吗?与这个功劳相比,前边那些又算得什么?如今咱们看似大出风头,其实跟最后的功劳比只不过是个头菜罢了,诸侯或许会眼红,但绝不会给我们下绊子,毕竟早一日打到雒阳,大家才能早一日分功劳。”
“说得有理,不过你说的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吾等能够尽快拿下那虎牢关,若此战迁延日久,联军粮草不济,那这番大战的头功可就落到你我兄弟头上了。”
“大哥多虑了,且不说那董胖子是不是真的能守住虎牢关,就联军这边,所有人都不会希望这次会盟变得虎头蛇尾,诸侯好不容易聚集了三十万大军,若是一点战果都没有,那岂不被天下人耻笑?”
“那粮草的问题呢?”
“粮草如何跟咱兄弟又没关系,大哥考虑这些作甚,叫我说大哥现在应该考虑的是,该叫何人把虎牢关内的钱粮给送回陈留。”
“二弟这又是何意?”
“大哥有所不知,这虎牢关内银钱虽然没多少,但存粮可是有十万石,这些粮食若是不运走,早晚被盟军征收,此前我已派人将这批粮食运到关内一个地窖里藏起来了,所以外人是不知道这批粮食的存在的。”
“当真有十万石?”
汉时一石为一百二十斤,换算成后世则差不多有六十斤,十万石的军粮,可想而知是一笔多大的财富,也难怪曹老板面露惊喜。
“已经问清楚了,只多不少。”
“你寻那地窖可安全?”
“已经派人多番查验了,如果不是有人特地指出,是很难凭肉眼发觉的。”
“这就好,你觉得让谁来运送这批军粮为好?”
“让子孝和妙才走一趟如何?”
“那就让他们二人走一趟,正好我也觉得手中的兵马太多,太惹眼,这次让他们二人带走一半,留下三万人便足够了。”
“时至今日,大哥觉得吾等能否救出雒阳的那个小皇帝?”
孙同旧事重提,虽然时间仅过去不到两个月,但情境却大不相同。
“嗐~!难呐!”
虽说被手下这群人拱起了野心,但哪怕到了现在,曹老板对汉室的忠诚仍在,会盟时他也希望此番讨董能恢复汉室荣光。
可他毕竟不是小年轻,此前也是经历过宦海沉浮的,所以很多问题曹操老早就看出来了,之前一直引而不发,只是心中怀有希望,如今孙同再次提起,他总不能睁着眼说瞎话。
“大哥既然已经想通了,那小弟便不再多言,此番讨董结束后,小弟希望大哥能放下心中执念。”
“为兄知二弟心思,也知其他人的心思,只是以往有些不甘心罢了。”
曹操也几次三番的想过,这汉室江山到底还有没有救,只是无论他怎么想,如今这乱摊子好像都是没救了的样子。
仅凭他曹孟德一人之力,真的能斗得过天下人吗?
正是因为知道大势不可逆,所以这次曹操才没有反驳孙同。
只是曹老板根本就不知道,这会儿的孙同,早就把兖州和青州看作自家地盘了。
青州那边就不说了,除了北海其他地方都乱糟糟的,暂时还没人打那地方的主意,所以孙同走前早就跟戏志才商量好了,要多派人手到青州那边,只要情报收集的足够多,那么日后想要占据青州就没啥难度。
至于兖州那就更不用说了,曹老板如今的家底可都在兖州,这地方虽说是四战之地,但毕竟富裕啊,在没办法得到冀州、徐州、荆州以及豫州的情况下,兖州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正是因为孙大佬看上了兖州,所以这次讨董,无论是刘岱还是张邈,他都没打算留下他们的性命,不过要弄死刘岱和张邈这事,他并没有打算跟曹操说,如果说了,估计曹老板不太可能动手。
孙同:终究是我抗下了所有!!!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1078893_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