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始十年正月(公元249年),司马氏发动高平陵之变,阴谋夺取政权,致使魏国大权旁落,曹魏军政大权皆落入司马氏之手。
太尉王凌与兖州刺史令狐愚,见魏帝年幼,形如傀儡,受制于司马氏之手,便意欲起兵勤王。
嘉平三年(公元251年),王凌意图举事,但谋事不密,事情败露,被司马懿率兵讨伐,自杀身亡,是为‘淮南一叛’。
同年,司马懿梦到王凌索命,惊惧而死。
此后司马师接替父亲,继续把持魏国军政大权。
嘉平六年(公元254年),司马师行废立之事,将魏帝曹芳废黜为齐王,拥立高贵乡公曹髦(读音同‘毛’)为新君。
正元二年(公元255年),镇东将军毌丘俭,扬州刺史文钦,因不满司马师行废立之事,二人起兵匡扶曹魏,反抗司马氏专权。
司马师亲自提兵平乱,毌丘俭最终以失败告终,是为‘淮南二叛’。
同年,司马师因平乱时被文鸯夜袭,受到惊吓后眼疾发作,致使眼球震出眼眶,最后活活痛死。
此后司马昭接替哥哥司马师,继续把持魏国大权。
甘露二年(公元257年),征东大将军诸葛诞杀扬州刺史,占据寿春反抗司马昭专权。
司马昭亲自提兵二十六万大军,扫平诸葛诞,是为‘淮南三叛’。
淮南三次兵败,使得司马氏铲除了拥护曹魏的势力。
此后,不管是朝堂上还是地方上,没人再敢反对司马氏专权,纷纷拥护司马氏。
甘露三年(公元258年),曹髦下诏封司马昭为晋公,加九锡,置晋国,司马昭推辞不受。
甘露五年(公元260年),曹髦再度下诏封司马昭为晋公,加九锡,司马昭再次推辞。
司马昭是当算玩儿一出‘三让三辞’,然后再顺理成章的晋位。
魏帝曹髦对此同样是心知肚明,知道下一次司马昭肯定会接受,于是打算铤而走险,废黜司马昭。
然而此时的朝堂上,全部都是司马氏的人,大家都翘首以盼,等着晋代魏国,好当开国功臣,根本没人忠心于曹魏了。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矣!”
魏帝曹髦手持太祖佩剑倚天,御驾亲征,带着宫中的奴仆们,毅然决然地杀向司马氏。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但可笑的同时,曹髦的行为同样可敬!
明知此去必死无疑,曹髦依然选择悍然反抗,无愧先祖。
“与其苟且偷生,毋宁高贵赴死!”
驱车南阙,玉碎九重,司马氏当街弑君!
曹髦看向插入胸前的兵刃,滚烫的鲜血从伤口喷涌而出,曹髦的内心却是非常坦然。
“司马昭!朕乃大魏天子,可杀不可辱!想让朕禅位于你?乱臣贼子,痴心妄想!
今日司马氏当街弑其君,无君无父,不忠不孝,尔等有何颜面面对天下人?”
曹髦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曹魏的尊严,同时用自己的鲜血,给司马家画上不可磨灭的污点。
从曹髦身死的那一刻,司马家再也没有脸面要求臣子尽忠。
若说得国之正,莫过于明朝;反之,得国不正,莫过于晋朝司马氏。
皇帝可以被废弃,被驱逐,被暗杀,被毒死,被病故。
但唯独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被臣子当街斩杀,这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在此之前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过。
有晋一朝,从上到下,没人敢说个‘忠’字。
一句‘高贵乡公今安在’?全部都得闭嘴不言。
曹髦一身傲骨,刚烈血性,为了活出帝王的尊严,活出人性的高贵,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将司马氏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曹髦身死,被司马氏贬为庶民,褫夺了天子的封号,后来考虑面子上过不去,又恢复王公之位。
最后出殡只弄了几辆破车,不设旌旗,草草下葬。
百姓自发为其送殡,掩面而泣,悲不自胜。
下葬之时,曹髦依旧死死握住倚天剑,众人无论如何也无法取下。
“天子心有余恨,至死不肯放下手中剑。”
众人无奈,又不敢直接把曹髦的胳膊砍了,只好连人带剑一并下葬。
大魏的第四位皇帝曹髦的一生,就此落幕,年仅十九岁。
曹髦善诗文,继承了建安三曹的文采,创制了九言诗体,精于书画,与蔡邕、杨修、诸葛亮等人共为一等。
司马师初见十四岁的曹髦,便询问钟会,“你观陛下此人如何?”
钟会答道:“才同陈思,武类太祖。”
简而言之,文采同曹植,武略像曹操。
这个评价可谓当时的最高评价了。
三国志作者陈寿称赞曹髦曰: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1049123_1.html